第12部分(第2/4 頁)
,都就期待著伊藤博文的到來。正在京師大學堂擔任西文總教習的李提摩太,興沖沖地給光緒遞上一份摺子,認為伊藤博文的來訪恰是中國〃轉貧為富,轉弱為強,轉危為安〃的機會,他建議光緒要伊藤博文來做顧問官。
伊藤博文的到來讓保守派非常慌張,光緒很有將伊藤博文的私人遊歷上升到〃國事〃的意思。因為,如果按照清朝在同治年間立下的規矩……大清皇帝只接待有國書、國電的使節……光緒根本不應該接見伊藤博文。早有保守派提醒慈禧,如果光緒真的啟用伊藤博文,那麼〃祖宗所傳之天下,不啻拱手讓人。
慈禧並不能明著讓光緒取消和伊藤博文的會面。於是,她一面要人密切關注伊藤博文的動向,一面悉心擬定出《伊藤問答節略》,要光緒按照節略上的內容,老老實實地和伊藤博文談話。
但是,嘴畢竟長在光緒自己身上。
慈禧害怕會見會助長維新派的力量,偏偏光緒一上來就在維新一事上對伊藤博文大加稱讚〃貴國自維新後,庶績鹹熙,皆出貴侯手定,各國無不欽仰,無不讚美,朕亦時佩於心〃。慈禧害怕會見會促使維新派靠上洋勢力,偏偏光緒要伊藤博文將編髮的次序詳盡地告訴總理衙門諸大臣,還〃膽大妄為〃地表示,願意和日本天皇〃合力同心,聯絡邦交〃。
光緒和伊藤博文的會面儘管不長,卻還是在慈禧心裡蒙上了厚厚的陰影。9月20日的光緒依舊沒有向慈禧一派妥協的樣子,這讓慈禧下定決心,一定要徹底地剝奪光緒的權力。
於是,伊藤博文前腳剛走,慈禧就發動了政變。
早在光緒會見伊藤博文的前一天,慈禧就從她〃頤養天年〃的頤和園搬出,帶著親信回到紫禁城。一進紫禁城,她就命令大臣將光緒寢宮中的所有奏章都收起來帶走,光緒一下子就明白,慈禧要收自己的權。
9月20日,伊藤博文在,慈禧沒有對光緒做什麼大動作,可9月21日一早,慈禧就以光緒的名義昭告天下,說她將恢復訓政,至於光緒,則因為健康不佳,要到中南海的瀛臺進行〃療養〃。
瀛臺本是為皇帝避暑而做,建在水中央,只有北邊的一個小木橋和陸地相連。在瀛臺的光緒和囚徒別無二致。他的身邊盡是慈禧精心挑選的太監,這些太監無時無刻不盯著他的舉動。光緒夜裡做夢,太監們也會把他的夢話記下,當作〃要案〃交給慈禧。起初,光緒還能在瀛臺周邊走動走動,但他的走動範圍卻越來越小,1898年冬天,瀛臺四周的水結了冰,清內務府便叫太監忙將冰面開啟一仗多尺,還反覆叮囑,千萬不能讓水再凍上。
※虹※橋※書※吧※。
第58節:五 載湉無湉日,君子無善終(2)
光緒抱著必死的心推行新法,他曾對康有為等人說:〃朕不自惜,死生聽天,汝等肯激發天良,顧全祖宗基業,保全新政,朕死無憾。〃
如果這是光緒的肺腑之言,那他呆在瀛臺與世隔絕倒還算一種幸運。因為他那些轟轟烈烈的新政,不久,就被廢除得一乾二淨。
變法時建立的中學小學被迫停學,變法時開創的經濟特科被迫取消,報館會館被查禁,報紙主筆、學會成員紛紛被捕。經濟特科、工商局、廢漕運改折之議……都成了曇花一現。八股取士風風光光地重現神州大地,武舉考試恢復了弓刀石的內容,被光緒開缺革職的大臣重新回到工作崗位,那被裁撤掉的衙門也開始了辦公。
新法興,難。新法廢,易。
那曾經輔助光緒推行新法的人,都遭到了迫害。
楊深秀在光緒被〃幽禁〃之後,大感不平,冒死責問慈禧光緒被幽的原因,慈禧大怒,視楊深秀為螳臂當車,將其下獄。之後慈禧將3000精兵調到京城,關閉了京師的9個城門,京津鐵路也停止工作。康有為、康廣仁、梁啟超、譚嗣同……都成了朝廷要犯。步軍統領崇禮率大兵出動,在北京城裡瘋狂地抓捕維新人士。至於最擅見風使舵的袁世凱,一見維新派倒了,便忙不迭地和其劃清界限,和盤托出康有為等人謀害慈禧的事,由於之前他在打通官場人情上效果顯著,他不但沒有惹禍上身,還得到了官爵。
這些維新人士不是不知道境況危急,但在最後關頭,他們還在商量著營救光緒的辦法。清兵搜查康有為住處時,梁啟超正在譚嗣同家和譚嗣同共商對策時。據梁啟超回憶,當時譚嗣同曾非常平靜地說:〃以前想救皇上,現無法可救,現在想救康先生,也無法可救,我沒有別的事可做,只由等待死期!但是,天下的事情知道不可為還是要為之。〃譚嗣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