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2/4 頁)
在不到平常睡眠時間一半的情況
下,就能在一定時間內從事平常二倍或三倍的工作量,而且不會覺得疲倦。
格雷厄姆是那種熱情洋溢的人。“只要他走進一個房間,他就能左右一
切。“這一點與其說是他從哈佛學得,倒不如說是他的本性。他的可貴之處
就在於,他把這種本性上的熱情運用到工作中去了。
本來他是心儀政治的,想在政治的權壇上運用自己的才智,但岳父的建
議使他把熱情轉向了《華盛頓郵報》,轉向了報業這一陌生的領域。
他沒有消極地觀望和等待,而是一頭紮了進去,在報業之海洋中遨遊。
不久,他就雄心勃勃地想兼併《時代先驅論壇報》。儘管這次兼併失敗給他
以很大的打擊,但6個月後,他又重整旗鼓,精神煥發地投入進去,為購買
另一份更大的報刊《新聞週刊》而奔波。
他的努力沒有白費,《新聞週刊》經過一番緊鑼密鼓的策劃,最終被收
買了過來。
格雷厄姆的熱情始終伴著他的事業的程序。直到最後因精神上的障礙而
自殺。
我們不可想象,若一個人勉強地去做一件複雜的事,他能把此事做成什
麼樣子。但我們可以設想,一個有才華的人,抱著極大的熱情投入工作,工
作帶給他的回報也是豐厚的。
有人說過,熱情是股偉大的力量,你可以利用它來補充你身體的精力,
並發展出一種堅強有力的個性。
有些人很幸運地天生即擁有熱忱,而有些人卻必須努力才能獲得。
發展熱情的過程十分簡單。首先,從事你最喜歡的工作,或提供你最喜
歡的服務。
如果你因情況特殊,目前無法從事你最喜歡的工作,那麼,你也可以選
擇另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把將來從事你最喜歡的這項工作,當作
是你的“明確的目標”。熱情的企業家樂觀向上,認為生意場上充滿了刺激和激情。他們投入的熱情越多,從工作中得到的回報就越多。
有這樣一個故事:
某造紙公司的董事長大衛,在大學畢業時成績優異,曾在造紙公司工作過一段時間,一直升到會計主任的職務。由於他主要的工作就是做些匯、記帳等單調而瑣碎的事情,他曾經為此向老闆抱怨說:“這些單調的工作真煩人,我不想幹了!“老闆卻不這麼認為,他是個樂觀型的企業家,就笑著勸導他說:“你如果能夠將支出匯票,好好地分類整理,並牢記在心,就可瞭解我們整個公司現在所進行業務的來龍去脈。另外,金錢上的往來也能夠了如指掌。“聽了這番告誡,大衛的工作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覺得他負責的工作十分有意思。從此工作興趣盎然,幹勁倍增。這種樂觀的工作精神對他日後的成功是十分重要的。人們對“工作”有著不同的看法,便導致了不同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效果。把工作當作事業來追求的人,他的工作態度必然是敬業的,熱情必定是飽滿的,並且也容易出成績。把工作當作差使來做的人,他的態度必定是消極的、被動的,熱情也無從談起,也很難幹出易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如果把企業的經理比作魚,那麼他的熱情是可比成水,高開水的魚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哈佛商規44相信在你的思路之外必定存在有另一種思路。解決問題的方式應該是很多的,企業經理的決策,就是從眾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案中選取最優的那一個。國沃爾弗林環球股份公司生產的“安靜的小狗”牌豬皮便鞋在市場上很有信譽。據60年代末期市場調查資料表明,成年人中大約有 90%的人熟知這種便鞋。這家公司早期並不生產豬皮便鞋,後來由於豬皮來源豐富,經過染色加工後光澤美觀,他們便準備改變這種豬皮便鞋。但是,這種新產品人們歡迎嗎?這是必須弄清楚的。雖然他們已經從各個方面做了可行性分析,但心裡還是不踏實。於是,他們採取了一個有趣的市場預測新方法,把100雙便鞋送給100位顧客試穿。經過8周的試穿以後,便通知顧客說:“公司準備收回鞋子,不過,顧客想留下也行,但每雙必須付款5美元。“結果,大多數顧客都願意留下。當然,公司並不是真的要收回那5美元的鞋款,目的是為了獲得資訊。這個資訊已經向廠方表明,顧客是歡迎豬皮鞋的,而且願意支付每雙5美元者或者可能更高的價錢。由於這個成功的預測,豬皮便鞋投入了成批生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