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山已將近九年了,他的徒子徒孫已是把偌大一座萬仙山打理的井然有序。
這一日,小沙彌清潤來給師祖送茶水,剛要將托盤遞進去,隱隱約約聽到遠方傳來一陣淡淡的嘯聲,不到一盞茶功夫,四面八方竟同時傳來嘯聲,猶似千軍萬馬一般,在萬仙群山中迴盪不絕。
清潤心中大驚,只覺風起雲湧,天地色變。霎時撲面一陣急風,身體不由地向邊上一閃,耳中一聲巨響,師祖閉關的山洞豁然而開,只見惠山師祖滿面春風,笑吟吟地站在洞口。
“弟子清潤恭賀師祖出關。”清潤慌忙伏地道。
“免禮罷,去告訴你眾位師父罷,就說為師功成出關了。”惠山樸質的臉上隱隱有一層光暈,一雙眸子雖然疲憊卻不失溫潤晶瑩。
一時間,萬仙山上熱鬧起來,號鍾齊鳴,代掌教惠木率門下弟子在修真殿齊集,恭迎掌教出關大喜。
大家來到修真殿,見惠山端坐如來佛像前,臉上似笑非笑,神色半喜半憂。
“阿彌陀佛,一晃九年光陰過去了,看到我門如此興旺,老衲很是欣慰,”說到這裡惠山話語一頓,大殿上鴉雀無聲,惠山接著說:“入關之前老衲並未明言,黑龍洞中其實有一面刻字的石壁,文字晦澀難解,但一定有莫大的玄機隱含在裡面,因此老衲不惜用九年時間去參悟它,希望能夠解開天地間的一樁大秘密。”
“恭喜掌門師兄,您一定是參透了石壁上文字,我萬仙一門以後在江湖上可揚眉吐氣了。”代掌教惠木雙手合十道。
“惠木師弟,你錯了,老衲花九年時間參悟這石壁倒不是為了爭名好勝,只是未來百十年將會有魔道盛行,我正道人氏雖不欲挑起爭端,卻也要未雨綢繆,不可讓邪魔再次猖獗。”說到這裡惠山臉上喜色一現,“多賴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枉老衲一番苦心孤詣,原來那石壁上所刻乃是一套修真法門。”
說到這裡大殿上一片唏噓,每個人心裡都長吁一口氣,心中共同一個想法,就是萬仙門不再是隻鑽研佛經道藏的末流門派了。
“老衲遍閱佛教與道教的經典後,再與壁上文字一一印證,終於在前天晚上豁然貫通,領會了一套可以通天徹地的法門。咱們這一派武功非佛非道,然論其淵源卻又是出於此二家,老衲已將畢生所得錄成此書。”說完惠山從胸口掏出一本小冊子。
“惠木師弟,你過來,”惠山和尚面色溫和地向惠木道。
惠木滿臉喜色,上前恭敬道: “師兄,不知有何指教?……”
惠山將小冊子交到惠木手中,輕輕道:“可惜我不能看著萬仙門在你們手中光大了……”說著惠山眼中流下了眼淚,但臉上依舊是帶著平和的笑。
“掌門師兄,你……”惠木突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心下一酸,連聲音也哽咽了。
“你在群弟子中擇優傳授罷,記住只能傳於一人,那人就是你們的掌門人了。老衲本來肩負未來千年人間氣運,不該如此匆匆而去的,可是無奈世間緣份已盡,有負於龍前輩的託付啊。”
“師兄,師父,師祖……”大殿裡頓時一片混亂,誰會想到面前神采奕奕的惠山和尚會是一個即將命赴黃泉的人呢?
“呵呵,不必悲傷,老衲要前往極樂之地,你們應該高興才對啊。不過你們要記住,以後行走江湖切忌恃強凌弱,凡事以忍耐為要,眾生皆平等,色相本無常。老衲去後遺體可火化,遺骸由新任掌門人接管。”
惠山在眾弟子的一處哀慟聲中圓寂,時年五十九歲。
從此武林中也多了個門派叫做萬仙門。
第六章 洗心人
八百年後,清晨,梅溪,薄霧如紗。
梅溪的兩岸自然植滿了梅花樹,那梅花樹下,經常坐著一位女子,女子冰肌雪膚長髮如雲,手腕上繫著一段發,黑髮,是她的發,是他繫上去,很柔的發,輕輕一扯就會脫離,但是沒有,女子一直保護著,那發好長,一頭連著他的心。
沿梅溪朝東北向溯流而上,復行三里,有一汪清澈見底的湖泊;碧波粼粼的湖泊懷抱了千百個泉眼,泉眼無聲,晝夜不歇地向湖中、向梅溪中灌注著甘美的泉水。
湖的名字便叫做百泉湖。她時而平明如鏡,微波不起,時而水湧如珠,不絕如縷。她就像前世的美人西施,粉黛輕施,脈脈含情,卻又不時地向伏臥在北面的蘇門山撒嬌鬥氣。
蘇門山下有一所茅廬,茅廬方圓百丈竟無片物遮擋,廬中隱有一位男子。
那男子經常在湖畔洗長衫,白衣如雪,如雪的白衣上有著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