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2/4 頁)
子在同州拼死攻城,攻城拔寨,連章奏捷。萬歲缺無半點封賞。”
朱令德言道:“皆因父帥昔日與朱友珪有交情,為萬歲所忌,這同州重鎮豈能交予我等。父帥弱想保同州之地,除非投靠晉王。”
朱友錫也言道:“當今聖上,排擠異黨,猜疑舊臣,不得人心,我父子何不另尋明主。”
朱友謙點頭言道:“本帥亦有此心,我即修書晉王請求歸附。”
朱友謙獎勤兵書信遣人送往魏州,晉王李存勖看了朱友謙書信,便與眾人言道:“朱友謙佔我同州,孤正欲討伐,今朱友謙又來書信請求歸附,諸公以為可納否?”
閻寶言道:“我看著朱友謙乃反覆小人,不如出兵討伐。”
謀士馮道言道:“閻將軍此言差矣,萬萬不可討伐。”
李存勖問道:“可道有何高見?”
馮道言道:“昔日韓信佔據齊國七十二城,而高祖封韓信為齊王,皆因韓信助漢則劉邦勝;韓信助楚則項羽勝。今朱友謙下書來降,必是朱友貞待他不周。而同州乃重鎮,北連契丹,南臨黃河,東鄰晉陽,西連歧州。若朱友謙與梁兵合力,則千歲腹背受敵;若朱友謙勾結契丹,則奪我三晉之地如履平川;若千歲納之,仍可聯合歧王李茂貞,後顧無憂矣。”
李存勖大喜:“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如撥雲見日,令孤茅塞頓開。孤即刻草書一封,加封朱友謙為同州節度使,賜節旄。”
晉王封賞傳至同州,朱友謙父子是大喜不已。梁帝朱友貞聞聽此事卻勃然大怒,令大將劉尋、尹皓率兵三萬討伐同州。朱友謙得知梁兵來犯,便二次修書晉王請求出兵相助。晉王李存勖名李存審委大將軍率兵一萬救助同州。
劉尋,密州安丘縣人氏,官至鎮南節度使。率領三萬大軍駐紮同州城下。朱友謙所部兵馬不過一萬餘人,只是閉門堅守。劉尋問探馬來報李存審率一萬救兵來援同州,便令大將尹皓摔三千精兵在迎戰李存審。李存審見梁兵攔住去路,便擺開陣勢。當前一員大將便是尹皓,此人長得是虎背熊腰,絡腮鬍子紫面堂,手提一根獨龍滲金棒,誇下一匹豹花馬,銅盔銅甲甚是威風。
尹皓見晉軍到此,高聲問道:“晉軍陣中,哪個是李存審?”
李存審陣前答道:“吾乃李存審也!”
尹皓言道:“原來汝就是李克用的五太保?”
李存審言道:“既然知道我父王威名,還不快快下馬受降?”
尹皓言道:“那五太保就先勝果我手中大棒。” 尹皓說著便催馬殺來,李存審揮槍相迎,兩人打了不過三四個回合,尹皓便被一搶挑落馬下。
李存審率兵來援殺了梁將尹皓,直逼同州城下。此時同州城內相隔數日,已是人心惶惶。劉尋駐兵圍困,同州城內糧盡民飢,百姓掘草而食,軍中將士苦於圍困皆生歸梁之心。朱令錫巡守城內,見人心背離便急忙面見朱友謙:“父帥,城內百姓疾苦難忍,軍中將士又生降梁之心,如之奈何?”
朱友謙問道:“以令錫之見,當如何處置?”
朱令錫言道“晉王雖推心於我,但千里援兵難解燃眉。不如暫且歸降梁帝,以解城中危機。待劉尋退兵之後,再與晉王修好。”
朱友謙言道:“晉王能容我父子,星夜急援,不負初心。且授我爵祿,助我資糧,分我衣屨,我豈能反覆無常。傳我將領,三軍將士減餐維濟,再有敢言降梁者殺無赦。”
“孩兒遵命!”朱令錫轉身退去,朱友謙一人獨坐帥府,是愁容滿面,唯恐軍中譁變。朱友謙一坐就是半日,正在為難之際,朱令德來報:“啟稟父帥,晉王兵馬殺至東門。”
“速點兵馬,出城迎戰!”朱友謙如同久旱逢甘雨,親自披掛上馬,朱令德、朱令錫各點馬步軍跟隨其後。只聞號炮三聲,同州城門大開,朱友謙率兵衝殺而出。朱友謙、李存審裡應外合殺的梁兵是一敗塗地,正是:
自古良臣擇主侍,久盼援兵姍姍遲。峰迴路轉不可測,似死還生怎料知。
晉軍舉刀皆送鬼,梁兵夢醒已成屍。君臣推心化一統,朱梁不過等末日。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五十五回:李晉王稱帝魏州府 王彥章激戰黃河岸
劉尋在同州城外大敗而回,晉王李存勖了卻後顧之憂。令李嗣源為大都督,截至各路兵馬駐紮濮陽。梁軍八百里飛報傳入開封,梁帝朱友貞得此急奏,即召百官商議退敵之策。袁象先奏道:“臣啟陛下,前番胡柳坡失利,皆因大都督賀瑰乃文吏出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