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第2/4 頁)
在九月裡,留下兩個缺,一個是兩廣總督,這個缺因為有許多收入與宮廷及內務府有關,非萬不得已,不補漢人,特調安徽巡撫英翰升任。另一個是內閣首席的文華殿大學士,照規矩應該由資序較次的大學士遷轉殿閣,騰出一個大學士缺,歸協辦大學士寶洌��梗��實垡蛭�T骯さ陌缸櫻���蹌制⑵���︿'是恭王的心腹密侶,便有意擱置不理。此刻慈禧太后一提起來,自然是照規矩辦事,李鴻章由武英轉文華;文祥由體仁轉武英,寶洌Т蟀藎�兮嚀迦矢蟠笱�俊�
這一下便連帶有了變動,寶洌У睦舨可惺椋���恐�祝��媸切�齏笱�康暮蠆拐擼揮腥爍蒙��歟�愕孟鵲骼舨俊B燮鵠幢�可惺橛⒐鸕淖矢窆渙耍�蚨�︿'改為“大學士管部”,仍管吏部,而以英桂調任吏部尚書。英桂的遺缺,由弘德殿行走的廣壽,以左都御史調補。空出來的一個缺,與尚書同等,為“八卿”之一,慈禧太后問恭王:“你看補誰呀?”
恭王因為皇帝的告誡,記憶猶新,在這些加官晉爵的事上,要避把持的嫌疑,所以這樣答道:“臣心目中並無合適的人,請懿旨辦理。”
“左副都御史,是新補的,當然不能馬上就坐升左都御史,照規矩應該在侍郎裡頭挑。現在倒是些什麼人呀?”
六部侍郎,共計二十四人之多,恭王也記不清楚,寶洌г�搶舨可惺椋�勻荒畹貿鋈�棵�ィ��運�贗匪檔潰骸澳愀�侍�蠡刈唷!�
於是寶洌П隳睿骸襖舨孔笫湯煽�洹!�
“對了!”剛唸了頭一個,就讓慈禧太后打斷:“就讓魁齡去吧!”
這是間接示惠於恭王。魁齡曾在七月底由恭王保薦,升任工部尚書,已經擬旨奉準,就因為停園工之故,皇帝一怒收回成命,此刻到底當上了一品官兒了。
再有兩個升官的,就是太醫院的左右院判,李德立以三四品京黨候補。莊守和以四五品京堂候補。旨意一下,在太監中就引起竊竊私議,說李、莊兩人升官升得出了格,而且值不值得如此酬庸,也大成疑問,因為皇帝的天花,不見得治得很好,飲食甚少,“歇著”的時候也不多,整夜能夠熟睡的,只不過亥子之交的個把時辰。
照李德立的診斷說,這是“元陽不足,心腎不交”的證象,所以用的藥是“保元湯”,有鹿茸、有肉桂,這也引起好些太監,特別是年紀較長,略知藥性的人的非議,說皇帝才十九歲,血氣方剛,不宜用這些熱性的補劑。
處廷的大臣,當然比太監要明理得多,他們所重視的是脈案,既然“元陽不足”,則用“保元湯”是理所必然之事。但十九歲的少年,何以有此證象?以前的脈案中,也曾一再指出“腎虧”,這是少年放縱,酒色斫喪,進入中年才有的現象,而竟出現在十九歲的少年身上,是件很難索解的事。
於是,“天花之喜”所帶來的憂慮,反而擱在一邊,擔心的是皇帝的體質。而真正瞭解“病情”的,卻又有難以言說的隱憂,覺得皇帝的病情,要比已知的情形嚴重得多,李德立如此處方,便隱然存著卸責的餘地。
這些看法,兩宮太后自是毫無所聞,亦毫無所知,所看重的仍是皇帝的天花,認為危險未過,唯在普施恩澤,感召天和,猶之乎民間所說的,“做好事,積陰功,”庶幾逢凶化吉,遇難成祥。所以慈禧太后先用皇帝的名義,為自己加“徽號”,作為起端,由軍機承旨,發了這樣一道上諭:
“朕於本月遇有天花之喜仰蒙慈安端裕康慶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頤皇太后調護朕躬,無微不至,並荷慈懷曲體,將內外各衙門章奏代為披覽裁定,朕心實深欣感,允宜崇上兩宮徽號,以冀仰答鴻慈於萬一,所有一切應行典禮,該衙門敬謹辦理”
緊接著又連下三道恩詔,第一道以“奉懿旨”的名義,將慧妃晉封為皇貴妃,瑜嬪、珣嬪晉封為妃。第二道是“優加賞賚內廷行走”,第一名是惇王“賞食親王雙俸”;第二名是恭王,本已賞食雙俸,再賞加一分。王公親貴之後是軍機大臣,都賞戴雙眼花翎;再下來是內務府大臣,或者賞雙眼花翎,或者賞“宮銜”,或者兩者得兼。
之後就是“弘德殿行走”諸臣及南書房翰林,亦各蒙榮典此外“所有王公及京外大小官員,均賞加二級,京師八旗及各營兵丁,均賞給半月錢糧”。凡此都表示“行慶推恩至意”。
第三道恩詔是惠及囚犯:“奉皇太后懿旨,所有刑部及各省已經結案監禁人犯,除情罪重大,及常赦所不原者外,著軍機大臣會同刑部,酌量輕重,分別請旨減等發落。其軍流徒杖以下人犯,一併分折減等完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