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部分(第4/4 頁)
女兒也要做一個好姐姐,做皇上的好姐姐!”
“對啊!凡是好女兒,一定也是好姐姐。”
榮壽公主十分欣慰,“真是再沒有比皇額娘更聖明的。”她也忍不住有些激動,“母慈子孝,天下太平,皇額娘儘管享福吧!”
這句話說得慈禧太后很高興,“我是得享幾年福了。”她躊躇滿志地說:“總算有個太平局面交付給皇帝,自覺也對得起祖宗了。”
※ ※※由於榮壽公主的苦心調護,慈禧太后與皇帝母子君臣之間,總算保住了一團和氣。慈禧太后也覺得國事既已決定付與皇帝,“家事”也不妨讓“女兒”代勞,所以大婚典禮一切踵事增華的點綴,以及照例應有的儀節,幾乎都讓李蓮英向榮壽公主請示辦理。慈禧太后自己從萬壽以後,就住在西苑。一場瑞雪,正多樂事,只苦了皇帝,冒雪衝寒,晨昏定省以外,還得回宮辦事讀書。
這時的第一大事自然是密鑼緊鼓地籌備大婚。欽天監挑定十一月初二的吉日行納彩禮,派定禮部尚書奎潤為正使,戶部尚書福錕為副使,納彩的儀物,雖是照例備辦,榮壽公主仍舊一一親自檢點,因為風傳後家倚恃慈禧太后的威勢,竟如民間的陋習,事事挑剔。桂祥整天躺在鴉片煙榻上,昏天黑地,倒還不大生事,他那夫人悍潑無比,花樣極多。李蓮英跟榮壽公主商量,都覺得這種情形,不宜奏聞慈禧太后,免得她生氣,也免得她為難。那就只好委屈求全,儘量遷就,所以連照例的納彩儀物,亦須仔細檢查。
納彩禮之前十天,李蓮英愁眉苦臉地來跟榮壽公主說:“‘方家園’又出了點子了。今兒有話過來,十一月初二那天,要大宴群臣。”
“大宴群臣?”榮壽公主詫異地問:“那裡有這個規矩?再說,大宴群臣,又那裡輪得到皇后家來過問?”
“不是萬歲爺大宴群臣,是皇后家。”
“豈有此理?這不太離譜了嗎?”
“原是。”李蓮英說,“方家園的意思是,請一道懿旨,在皇后家賜宴。”
“那,”榮壽公主說,“他們不會自己請客?愛怎麼請,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