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部分(第4/4 頁)
李鴻章搖搖手,不讓他再說下去:“老夫耄矣!那裡還能做重振雄風的春夢?看機會,象從前左文襄那樣,能擇一處善地容我養老,此願已足!”
聽得這一說,楊崇伊才知道李鴻章志在兩江或者兩廣。這兩處“善地”都是膏腴之區,以李鴻章的資格,不難到手。所謂“上了也好”,正就是表示,縱或不能重鎮北洋,不得已而求其次,亦比在京“入閣辦事”來得強。
李鴻章確是這樣的想法。但開府北洋,威風八面,究竟不能忘情,所以等楊崇伊一告辭,立即關照:“拿我的名片,去請總理衙門的陳老爺來!”
這位“陳老爺”是貴州人,名叫陳夔龍,字筱石,光緒十二年的進士,大卷子上錯了一個字,名列三甲,分發到兵部當司官,兼充總理衙門章京,忠厚練達,一貌堂堂,頗得李鴻章的賞識。
不過,這天他要找陳夔龍,另有緣故。因為陳夔龍官只五品,卻能上交名公巨卿。他前後三娶,元配是以前四川總督丁寶楨的侄女;現在這位續絃的太太,是已故軍機大臣許庚身的堂妹,與現任軍機大臣廖壽恆兩度聯襟,目前就住在東華門外廖府。所以李鴻章找他,能夠打聽到軍機處的訊息。
其次,榮祿當兵部尚書時,在司官中最看重陳夔龍,不論查案,或是視察,每次出京,必以陳夔龍為隨員。同時,袁世凱倚為左右手的幕僚徐世昌,是陳夔龍的同年。所以對於天津的訊息,他是相當靈通的。
更其重要的是,陳夔龍在總理衙門,深得慶王奕劻的信任,專管與北洋往來的密電。李鴻章知道,榮祿有何密奏,慈禧太后有何密諭,都由慶王轉承,亦必都由陳夔龍經手譯遞。
所以,要打聽眼前的一切最高機密,更非找陳夔龍不可。
※ ※※
“筱石,”李鴻章開門見山地問,“北洋有什麼電報?”
“很多!”陳夔龍問,“不知道中堂問的那一方面?”
“聽說榮仲華又要進京了?”
“是!是奉太后的密諭,帶印進京。大概明後天可到。”
“帶印進京?”李鴻章詫異地問,“莫非北洋不派人護理了?”
“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