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部分(第3/4 頁)
衡!
“回皇太后、皇上的話,勤王之師,倉卒成軍,一上了戰場,不免膽怯。”他先為所部不戰而潰辯解一句,接著說道:“臣與端王、莊王商議,都說義和團還可以一用,臣不才,願意率領義師,親效前驅!”
“能夠你去擋一陣,再好不過。”慈禧太后是病急亂投醫的口氣:“既然定規了,你要早早出發才好!”
“是!”李秉衡答說:“臣明天就帶隊出發。”
“好,好!”慈禧太后向戶部尚書王文韶大聲說道:“戶部先撥五萬銀子,作為兩個月的恩餉!”
王文韶不大聽得明白,不過碰頭總沒有錯,伏倒磕個響頭,答一聲:“是!”
“謝皇太后的賞!”李秉衡謝了恩又說:“臣還要求皇太后賞一樣東西。”
“你要什麼?”
“臣想請皇太后賜寶劍一把,以為鎮陣之用!”
“鎮陣?”慈禧太后問:“還要擺陣法?”
“是!”
“那好!給你一把寶劍好了。”
宮中的好劍多得很,慈禧太后退朝以後,就叫人摘下一把乾隆年間所造的龍泉劍,頒賜李秉衡。他倒也言而有信,果然在第二天便帶領三千人出師。
事先仿照“登壇拜將”的說法,將領頭的、原住在莊親王府的義和團大師兄,請上高臺,端然正坐,李秉衡朝服朝冠,行了一跪三叩的大禮。看熱鬧的人,詫為奇觀,知禮的說是褻瀆朝廷的體制,但有人為李秉衡辯護,說他拜的不是大師兄,而是大師兄手中抱著的那把御賜的龍泉寶劍,不算失禮。
除了寶劍以外,還有鎮陣的法物,一面黑色長幡,名為“引魂幡”;一面繡著風雲雷火的大旗,名為“混天旗”;一把長柄紅色大羽扇,名為“雷火扇”;一對形狀不一的銀瓶,名為“陰陽瓶”;一個極大的銅製連環,一套九個,名為“九連環”;一把形似如意的雪亮銅鉤,名為“如意鉤”;再有一把上畫火焰、岳廟中小鬼所持的木牌,名為“火牌”。連同龍泉劍,共稱為“八寶”。
李秉衡帶領“八寶”鎮陣的三千義和團,一出京城,就溜走了好幾百人。京中慈禧太后以及徐桐、載勳等人,還在盼望捷報,那知傳來的訊息,一個比一個壞。
七月十四,蔡村失守,宋慶退到通州的於家圩,十五,勤王之師張春發、夏辛酉所部,在河西務大敗,死者十之四五,潞河為之不流。還有陳澤霖的一支勤王新軍,本跟李秉衡在河西務附近,一聽炮聲,譁然大潰,李秉衡也就只好退到通州了。
到此地步,除了徐桐與他的高足啟秀,還相信有天兵天將下凡助戰的奇蹟出現以外,其餘沒有任何人再存著能夠擊退聯軍的希望。因此,各人有各人的打算。當然,軍機大臣不能只為個人之計,還得顧到慈禧太后與皇帝。
“總得替兩宮預先籌一條退路才好!”趙舒翹向剛毅說:“我看仍舊只有到熱河。”
“這件事很麻煩。宮裡多少人,多少輜重,得要預備多少輛車?”
“不要緊!”趙舒翹答說:“陳筱石預備得有二百輛在那裡。”
“都讓亂軍抓去了!”剛毅大搖其頭:“我看不行。而且,陳筱石已經交卸了。”
“雖已交卸,人還在順天府衙門。到此局面,還分什麼彼此,只有拿這個差使硬套在他頭上。”
“好吧!你試試看!”
陳夔龍是何等角色?趙舒翹那一套搬不動他。而王培佑庸懦無能,不獨抓不到車,連陳夔龍原來移交下來的八十輛都讓武衛軍硬借走了。同時,榮祿怕慈禧太后一走,外則影響民心,內則有載漪竊號篡位之虞,所以對此事根本不起勁。
趙舒翹白忙了一陣,看看不會有結果,也就落得省事了。
軍事是決沒有轉敗為勝的可能了!唯一的希望是能夠及時用和議將聯軍擋住在京城外面,這點希望又完全寄託在李鴻章身上。當德皇宣佈以老將瓦德西為聯軍統帥的同一天,朝廷降旨,特授李鴻章為全權大臣,即日電商各國外交部,先行停戰。而逗留在上海的李鴻章,卻以體弱致疾為由,電請賞假二十日作為答覆。
於是色厲內荏的載漪,又要殺大臣立威了!他的摺子雖一參十五人,但自問能動得了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內閣學士聯元,以守舊派而因他的女婿——當年“翰林四諫”之一,因學政任滿回京,納江山船妓為妾而自劾的寶廷的長子,壽富的影響,一變而為新黨,以致為載漪所厭惡。五月間連叫三次“大起”,廷議和戰時,載漪就要殺他,但因他是莊王府的“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