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正文】
帝色無疆
作者:蘇俏
楔子
大宣榮錦十二年六月,誠宗崩,遺詔廢太子湯為平安王,賜封地奐州,即日前往,非詔不得入京。改立明泉公主為帝,開創宣朝九十七年來第一位女帝登基的先例。
明泉次月即在左相連鐫久、先皇帝師斐旭的支援下登位,改年號為新順,大赦天下!史稱舜宗。
新順元年八月中旬,平安王自封地奐州偷潛回京,會同右相安蓮、宮禁衛副統領陳高、京都守城軍提督牟雪亭等大小官員五十餘人率五萬兵馬裡應外合,自上和門、開元門攻入京城,史稱平安之亂。
京城告危,連鐫久親率帝輕騎死守皇城。
兩軍對峙歷經七天六夜,藺郡王率十萬勤王之師以雷霆萬鈞之勢與連鐫久裡外夾擊,一舉全殲叛軍!
元年九月,平安之亂以失敗告終。平安王被剝奪世襲王稱號,改郡王,換封地奐州七城為戚州三城,遠離京城,守北方苦寒。右相安蓮被捕待審。陳高於亂軍中流箭重傷,不治而亡,享年五十有八。牟雪亭事敗後在牟府飲鴆,享年三十。
故事,自這裡開始……
試探(上)
乾坤殿上,燭火綽約。即使時代變遷,斗轉星移,這曾承載數朝帝王思考的書房卻一如既往肅穆恢弘,連屋頂橫樑的暗紅都不曾褪色。
燭光自九龍燈裡透出來,一閃一閃地映襯著伏案疾書的娟秀女子,白色繡金的龍袍穿在她身上有點突兀,似乎這麼張清雅恬淡的臉鎮不住繡在胸前的五爪金龍。
崔成看著地上與案桌融為一體的纖弱影子,心微微吊了起來。
原以為自己伺候了明泉公主十幾年,早將主子的喜好了然於胸。誰知平安之亂後,那雙原本純真簡單的眸子一夜間覆上了濃濃的霧靄,看遠了模糊,看近了又糊塗。早說聖意難測,他這才有幾分明白。
“高公公今天吃了些什麼?”明泉下筆的手一頓,醮了點墨汁道。
崔成上前一步,好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更清晰,“小半碗玉米飯,兩口醃菜。”
她握筆的手頓了頓,似笑非笑道:“你們這些奴才講話聽著都要打個折扣,不過能吃得下東西就好,醃菜是什麼?”
“回皇上,小的家裡窮,娘便拿鹽醃野菜,能入味。雖不是什麼好東西,但很能下飯。”
“唔,有心思了。”她淡淡道,崔成低著頭因此沒看到她若有所思的一瞥,“高公公想吃的想用的都送去,等他身體好些了,就來回一聲。”
“遵旨。”他低下頭,一躬到地。心裡暗暗琢磨,哪有皇帝等太監身體好再來見的道理,皇上這是想見高公公了,又不好直接宣他。想到高公公不但在先皇面前風光無限,現在還頗受女帝重視,心中生出幾分豔羨。
“連相還在麼?”
崔成面色微微一變,垂下頭道:“一直在外候著。”
明泉抬起頭,三品明珠頂冠壓不住他左右鬢髮,露出幾須來。想起他曾經坦率無邪的眸子已被宮廷的烏煙瘴氣燻得看不見原色。
崔成在她六歲時進的宮,才三年就被擢升為明泉宮總管,左右逢源、見風駛舵的本事自是不提,原本她再受寵也只是公主,靠著她作威作福也有限,自然懶得計較。只是掌了乾坤殿後,局面便不一樣了。上上下下來來往往的哪個不是重權在握?由著他來還不知道會生出多少事端,自古到今,太監與外臣太近總歸不好。
“恩,夜深露重,召他進來吧。”她將桌上剛批好的奏摺折了起來,在他腳剛邁出門檻的時候,又自言自語地喃喃道:“這佐政殿倒是暖和。”
崔成手指顫抖了下,頭垂得更低,小心翼翼地將門合上,才長長舒出口氣,一順溜小跑到佐政殿,剛好連鐫久的貼身小廝張出頭來。
“快快,皇上召見。”
那小廝也不見著慌,嘻嘻一笑就把頭縮了回去。
過會子,連鐫久便理著衣服走了出來。寬大的官袍穿在他身上自有股風流不羈的味道,略略發福的白皙臉上隱隱透出蒼青。曾迷倒京城無數待嫁少女的眼睛下已有了細紋。
“皇上可穿著比桑進貢的貂領大氅?”他將手攏在袖子裡,邊走邊笑問。
崔成想了想道,“不曾穿過。”
連鐫久笑道:“這時節穿最好,再冷就不頂用了。”
崔成趕緊點頭道:“謝左相大人提醒,小的記下了。”心裡暗暗佩服,不愧是連相,連前年先皇賞的那件大氅都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