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他挑的人選,“馮……穎?”開頭就是十三歲的孩子,她開始懷疑自己所託非人。
“有兩個非他不可的理由。第一,鎮北國公府現在的景況雖不比往前,但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馮家在軍隊的影響力在三代之內還不可能消失,尤其是北方。所以若要制約跋羽煌,馮穎是關鍵。而第二嘛,馮家與平安郡王關係甚深,雖沒參加平安之亂,但也脫不掉干係。皇上既用懷柔政策安撫了平安郡王和安家,自然沒有漏了鎮北國公府的道理。”
明泉深深看他一眼道:“斐帝師似乎成竹在胸?”
“小有見解罷了。”
“說來聽聽。”
“馮穎背後雖連著軍心,但卻養不起他們。”
明泉挑眉,“你指孫化吉?不對,你是指沈儒良。”
“皇上英明。戶部現在許多官員都沈大人的門生故舊,連孫尚書也不例外。”
明泉提筆在馮穎和沈雁鳴的名字上勾了一筆,“看來連相的侄子和藺郡王的外甥也是非選不可咯?”
“非也,”斐旭擺手,“這兩個是決不可選!”�
她怔住,“原因?”
“請問皇上,為何皇夫之位如此重要?”
明泉眼睛微眯,“你探朕口風?”
斐旭嘆息著笑道:“何需探呢,皇上的所作所為早已一目瞭然。我記得前朝也有女皇先例,而且其皇夫還位居百官之上,日日臨朝聽政,職權甚至高於歷代攝政王。夫妻同心,開創了太平盛世。皇上……想循此例吧。”
“怎能同比。前朝那位皇夫從小培養,與女皇青梅竹馬,感情深篤。朕可是臨危授命啊。”她皮笑肉不笑。
“但我朝有安蓮啊。”他不緊不慢道。
明泉腦海中驟然闖入那個白衣勝雪的飄然身姿,耳根微微發紅。
“皇上,不也有此打算了嗎?”
她猛地一省,剛好對上斐旭曖昧的笑容,心情狂跌數丈,“朕問的是為何不能選連相的侄子和藺郡王的外甥!”
“答案我已經說了。”他搖搖頭,“一山不容二虎。先皇為何遺命立安蓮為皇夫?為的是制衡連相與藺郡王的勢力。安蓮乃安老相爺愛子,疼若至寶,他若站在你這邊,至少立於不敗之地!試問,若連相和藺郡王在宮中也安插了人,結果又會如何?”
必定拼命拉安蓮下馬!明泉立刻想通了。
“連相與藺郡王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因此他們都只提旁系,為的是免皇上為難啊。”
明泉打量他數眼,懷疑道:“斐帝師不是向來喜歡說話留半句,從不盡釋疑嗎?今日怎麼如此反常?”
“皇上若覺得有用,可得多記著點好啊。”斐旭向她挑挑眉。
“等慕流星來了,朕會視情節而還的。”她打個太極,“馮穎、沈雁鳴……這一下可佔去兩個名額了。”
“六個名額的確捉襟見肘,”斐旭輕輕敲著腦袋,“再兩個,皇上得自己斟酌。王越,雍州鹽運使之侄,官是小了點,不過他的父親可是大宣首富,王四海。”
“朕以為孫尚書更願意朕抄他的家,好充實國庫。”明泉笑道。
斐旭知道她沒放心上,又道:“王四海主要經營河運、糧行、錢莊、客棧和茶葉,在各國都有分號,可說是富有四海。孫大人就算想抄,只怕也是有心無力。因為王家一動盪,天下十年荒。”
明泉皺眉,“這麼誇張?”
“這還是得抄得著的情況下。”
她提筆在王越名字旁圈了圈,“這名冊背後可真是彙集整個大宣的風雲人物了。”
“所以六個名額的確是少了點。”
她捩嘴假笑,“朕還可以再少一點。”
“那孟子檀和安鳳坡只能留一個了。”
明泉臉色一變,“你說誰?安鳳坡?!樊州巡撫安鳳坡?”
斐旭淡然道:“再過幾天,就應該收到他的彈劾摺子了。”
明泉稍稍平復下心情,思索道:“難道是連相……不可能。會是誰?”誰會把一個巡撫拉下馬,讓他入宮作個不見天日的妃子?
斐旭支頭看著外頭的冬景,喃喃道:“今年,怎麼還不下雪?”
陽光熠熠,特別神采飛揚。
青石地被照得花白。直看,刺眼得疼。
許久,明泉眉頭微展,目露肯定道:“是安老相爺。”
斐旭回頭,“何以見得?”
明泉冷笑道:“安蓮先下獄後進宮,安家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