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4月9日,韋伊爾將軍指揮第2裝甲師攻佔薩洛尼卡。然而,在糟糕的道路、惡劣的天氣以及希臘軍隊和英國遠征軍的頑強抵抗面前,德軍的進軍步伐被迫放緩。
等待風暴的到來
1940年2月10日~1941年6月22日,蘇聯嚴格遵守著擊敗波蘭後簽署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條款,向德國提供了150萬噸穀物(黑麥、燕麥和小麥)和棉花、100萬噸礦物油、2 700公斤白金以及大量具有戰略意義的礦石,如錳和鉻。在1940年德國對西方發動的作戰行動中,這些燃料和穀物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德國人卻遲遲不肯予以回報,他們雖然已向蘇聯提供了價值4.67億德國馬克的商品,但直到入侵蘇聯時,納粹德國仍然欠對方2.39億德國馬克。
長期以來,斯大林對西方一直持懷疑態度。對他而言,德國對英法資本主義力量的破壞足以補償蘇聯對德國提供的支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直到1941年6月22日凌晨,蘇德雙方還在透過佈列斯特—利托夫斯克的布格河大橋互相對發貨物列車。在一個88毫米口徑高射炮組,炮手海因裡希·埃克梅爾就曾親眼目睹了一列德國火車於前一天晚上18時透過大橋,他說:“晚上6點鐘的時候,一列滿載小麥或煤炭的貨車駛過布格河進入蘇聯。我們無法理解,在這個節骨眼上,這些列車乘員無疑等於前去送死。實際上,我們也不知道這樣做究竟是對還是錯。是要發生戰爭嗎?還是不會?”此外,在凌晨2時,第45步兵師隨軍牧師魯道夫·格施喬普夫聽見一列蘇聯火車駛過這座大橋,進入德國佔領下的西部波蘭。在不到兩小時內,這兩個貿易伙伴將成為不共戴天的敵人。
在波蘭蘇瓦烏基空軍基地,德國空軍第2航空隊的“梅塞施米特”-109戰鬥機飛行員海因茨·科諾克中尉在日記中記錄道,他們接到命令擊落柏林—莫斯科的航班。他的指揮官和一名聯隊人員駕機起飛去執行這項“殘酷無情”的任務。“但是”,科諾克遺憾地寫道,“他們未能攔截到這架‘道格拉斯’飛機。”
凌晨4時,位於柏林威廉大街的德國外交部召見了蘇聯大使弗拉季米爾·傑卡諾佐夫,通知他德國軍隊已經進入蘇聯領土,以回應對方一系列的“邊境侵犯行為”。據稱,這些“邊境侵犯”活動“系統地破壞了德蘇合作”。根據希特勒的命令而準備的備忘錄在結尾時並沒有對蘇宣戰,而是含糊其辭地寫道:“不幸的是,由於蘇聯方面採取的這些不友好和極具挑釁性的行動,德國政府被迫採取所有可能的軍事手段應對這種威脅。”
第2章 尋求“生存空間”(1)
德國對於蘇聯的侵略,原因之一是源於對社會主義制度的仇恨。在納粹主義者眼中,社會主義是一個以莫斯科為中心、對其構成威脅的國際性組織;原因之二是源於一種強烈的“東擴”慾望。對於德國來說,東方意味著一個擁有大量生產原料、廉價勞動力以及良田的溫柔富貴之鄉,佔領蘇聯不但可以使德國新的殖民擴張野心成為可能,也可以保證納粹德國在戰爭中的生存和發展。
事實上,人們很早以前就預見到了德國與蘇聯之間將會兵戈相向。長期以來,希特勒一直認為德國人口密度過大,需要更多的土地加以解決,“東擴”計劃能夠為德國創造所謂的“生存空間”,而佔領波蘭和蘇聯領土則可以使“生存空間”成為現實。在《我的奮鬥》中,希特勒寫道:“如果烏拉爾連同那裡數不盡的原材料、西伯利亞連同那裡富饒的森林,以及烏克蘭連同那裡不計其數的麥田都盡在德國的掌握之中,那麼在納粹政府的領導之下,德國將會暢遊在繁榮富足的海洋之中。”
法國戰敗後不久,納粹德國空軍便陷入了同英國皇家空軍的不列顛大空戰之中,一時半刻難以脫身。就在這時,1940年7月21日,希特勒在一次會議中提出了進攻蘇聯的計劃。出席這次會議的有陸軍總司令馮·勃勞希契元帥、空軍元帥赫爾曼·戈林、海軍元帥埃裡希·雷德爾,還有來自最高統帥部的威廉·凱特爾元帥和阿爾弗雷德·約德爾將軍。
希特勒認為,在大西洋上,德國海軍的潛艇戰正在切斷通往不列顛群島的食品和燃料供應線,此舉足以將英國活活困死。他還認為,在歐洲,英國只有說服蘇聯進攻曾與自己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德國,才有可能存活下去。希特勒對於斯大林及其領導的蘇聯持懷疑態度,試圖透過先發制人的襲擊徹底消除來自蘇聯的威脅。他認為,儘管美國截至此時在戰爭中一直保持中立,但其對於英國的處境還是表示出了深切的同情。希特勒確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