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3/4 頁)
“話是不錯,然漕幫不與官方打交道?朝廷沒有漢人為官?都已過得百餘年,咱求的已是正道,不是仇恨,漕幫是讓人信服、尊敬,故能留傳至今,但日月神教未必,他們是狂教徒、激進分子,以殺滿清狗官為目的。掌門恐不知他們是將在下和青逸飛姑娘綁架至該島,準備囚困一輩子吧。”
潘如虎詫道:“真有此事?!”
左仲儀道:“關帝爺在前,在下毋需說謊。”
劉玉誠道:“屬下聽石士寶說過,此事四娘亦參與。”
左仲儀道:“四娘乃因段小芹事件,懷疑我們逼死她,原無可厚非,但她中途即已離去,該已找到段小芹之父段天城問清楚狀況,且段小芹和青逸飛是好友,怎可能出賣她?相反的,是我等合力保住她父親性命,且親手葬了她,石士寶不明究理即欲囚禁我等不放,有失俠義風範。”
潘如虎道:“此事他是過分,但滅及日月神教一事,恐也做的更過分。”
左仲儀道:“滅的是朝廷,並非在下。當時我是受困待救之人,還餓了七八天,怎可落罪於我。”
潘如虎道:“傳言所有事件是你一手策畫。”
左仲儀道:“恐誤會了。當時在下的確幫乾隆登基,但卻不表示我背祖叛宗,請朱石二人說明白,他們受困京城時,是誰引他們脫困?四娘和雍正恩怨,我從不干涉,但乾隆一事再打打殺殺,未免太過分,如若掌門,恐也會跟我做出同樣抉擇。咱要的是生意順暢,和官家打交道也是應該,只要顧及仁義兩字,任誰亦難說話。為此我是受到乾隆感恩,卻在追擊法醒妖僧時突然失蹤,乾隆不會著急疑心麼?而日月神教得意忘形露了行蹤,以乾隆立場,他難道不想殲滅?”
左仲儀冷聲道:“去問問朱小全,當時他爬入我受困的山洞,我是否檢舉他,阻攔他,且問問日月神教徒劫後餘生千餘人,又是誰替他們求情?我左仲儀自認已仁至義盡,絕無愧對良心。”
此語一出,潘如虎不禁動容,喃喃說道:“朱石二人保留不少事未說……。”
黃象道:“他們是隱瞞不少事,我看得出來,只是不便多說。”總覺左仲儀乃可靠之人。
劉玉誠道:“看來得問清楚再做處理,免生誤會。”
潘如虎頷首,傳令找尋朱石二人後,復又問道:“日月神教到底是何名堂?”
左仲儀道:“朱小全扮皇帝,石士寶扮護法,皆穿龍袍式衣衫,然後接受萬名信徒歡呼,口號是‘反清復明,朱武揚威,蓮華普現,濟救眾生’後頭另加一句‘殺滿清狗官’!
且擁戰船百餘艘,不想造反是什麼。”
潘如虎眉頭直跳:“擁戰船百餘艘?!”
左仲儀道:“不錯。”
黃象道:“竟然比總壇還多,咱也只不過近百艘,且平常還得當貨船用,舊得很。”
潘如虎道:“看來可議之處甚多……”轉向外頭:“傳喚朱小全、石士寶之事辦了沒?”外頭傳回已加快催辦,立即將有訊息。
左仲儀暗自噓氣,看來已說動對方,誤會可解。
潘如虎說道:“乾隆如何?我乃說並非寶親王時代之弘曆。而是當上皇帝之幹隆。”
左仲儀道:“他不若雍正嚴苛追稅,乃採寬仁孝義治國,一緊一鬆,兄弟、百姓們應較好過。”
黃象道:“瞧得出來,智者寬四方,慧者明心思,他受康熙皇影響甚深,不急著反他。”
劉玉誠道:“咱也沒反康熙,年代不同,想反也得有個好理由,誠謂‘江山一代換一代,豪情還來又遠去’!”總覺當年反清復明心境漸漸消褪。
潘如虎輕嘆:“義可守,忠字卻混了。”
左仲儀乘機說道:“掌門被‘忠’字所困,漕幫打心眼忠的是明朝,且以大明孤臣孽子自居,然改朝換代已百餘年,不敢說漕幫不對,而是有可議之處,忠於明朝已顯空泛,自古以來即無朝代滅亡百年後而興邦復國者,唐朝滅了變宋朝,宋滅變元,元亡換明,明朝亦換成清朝,可有清滅回覆明者?恐也不古不利,縱使滅清成真,恐也得改個國號,那又與明何干?故忠於明已是愚忠,應忠於俠義之精神,畢竟關帝爺之忠於蜀國,然蜀國早滅,後世仍拜關帝爺,他能因非蜀國而不護持麼?那是否定者,咱拜關帝爺亦取其‘忠義’精神,為朝代愚忠已不可取,漕幫應將‘反清復明’大教條修正為‘忠義’之幫,乃‘忠’於‘義’字。”
潘、黃、劉三人聽得腦門熱轟轟,從無人敢當面如此坦白說及廢“反清復明”教條一事,左仲儀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