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快,不事先打招呼,實在是事情緊迫,不得不如此,請你原諒!”
“不敢當,不敢當!”孫科忙回道,“代總統日理萬機,卻因政院小事親自來穗,實使我慚愧!”
“哲生兄,”李宗仁苦勸道,“過去的事由他過去吧,本黨如不團結,則大難臨頭!而本黨如要團結,行政院非回南京不可。我們這個政府一國三公,身首異處,你說這局面如何能和談?而目前形勢又非談不可!如果談不成,拖不成,而新兵訓練也未成,若###先渡江,請問到那時南京守不住,這對廣州又有什麼好處?再說,我對哲生兄有禮貌欠周的地方,但兄弟親自來到廣州向你謝罪,你老兄也該消消這口氣了吧!”
“不敢當!不敢當!”孫科心裡暗笑。
李宗仁兩眼直視著孫科,趁機問道:“哲生兄肯答應和我回南京麼?”
孫科不由一怔,忙說:“代總統降尊行貴使我萬分慚愧,回去當無不可,無奈問題複雜,如果我去,我……我也有我的困難!” 李宗仁不由冷笑道:“哲生兄的困難我明白,不過蔣先生如果知道哲生兄回去,也不會見怪的!現在華盛頓支援的是南京而不是溪口!”
孫科聞言默然,思潮起伏。
李宗仁見狀,收緊話頭,軟中藏刀地說:“如果哲生兄硬是不回去,那麼在京的立法院諸公對政院的誤會恐怕會越來越深,不易消除了!”——言外之意,那就要罷免你的行政院長。
孫科眉頭一皺,趁機探道:“現在又何嘗不如此?”
李宗仁會意,拍拍胸脯說:“如果你現在回去,我可以保你無事!”
“唉!”孫科假意長嘆一聲,又試探道:“我如果回京,立法院在南京已有法定人數,一定會同我過不去的。如果不回京呢?那麼我的政治生命也就完了!難呀,真難死我了!”
。。
第二章 十字路口 7(2)
李宗仁大笑:“哲生兄,你以為我同蔣先生一樣,會對人輕諾寡信,出爾反爾麼?不,不,一萬個不!我可以寫張字條給你,只要你老兄回去,我李宗仁保證你繼續出任行政院院長!”
孫科一聽此言,欣然答應重回南京。
此時李宗仁臉上漾出了勝利的微笑……
在溪口的蔣介石得到孫科居然跟著李宗仁回南京的報告氣得咬牙切齒,連聲罵孫科是個“廢物”!不幾天,南京特級電臺向溪口發報;孫科回京之後,主張和平的立法院已向他展開無情的攻擊。許多立法委員認為政治革新與和平同等重要,要求解散以孫科為首的好戰內閣……蔣介石可不是傻瓜,一眼看出南京的倒孫運動,矛頭是指向他的,以往孫科的所作所為哪一件不是按他的眼色行事!雖然他嘴裡連聲說:“孫科的事,我不管,我不管!誰叫他回南京!”但暗地裡發報給在廣州的國民黨宣傳部副部長陶希聖,要他為孫科撐腰。陶希聖接報立即行動,召開記者招待會,公然指責李宗仁未經內閣同意,即對和談採取行動,事屬違憲,理應全黨共棄之!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二章 十字路口 8(1)
正當李宗仁對陶希聖在廣州的攻擊十分惱火的時候,從北平不斷傳來佳音:2月17日晚上,中共方面開了盛大的晚會,對“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團”表示歡迎。北平副市長講話時,表達了誠懇的言和之意。其後,葉劍英又分別與四老詳談……
2月18日,又由董必武、羅榮桓、聶榮臻、薄一波邀宴,會後再作深談……2月22日,四老應中共毛澤東主席,周恩來副主席之邀飛往中共中央駐地西柏坡,分別同毛主席、周副主席會談多次……事後章士釗、邵力子欣喜地致書李宗仁:“某等初次到平,中共領袖對於公之是否力能謀和,頗難釋然。經某等再三譬說,以為和平本身有無窮民意為後盾,即屬一種不可侮之力量;加以中共在同一旗幟之下相與提攜,雙流會合,並於一響,應足以克服可能發生之困難而有餘。中共同意此說,和平之門以啟!”
2月27日,章士釗、邵力子等人攜帶毛澤東主席給李宗仁的親筆信飛返南京……在溪口的蔣介石聞報在書房裡不安地徘徊起來了。他突然停住腳步,以命令的口氣對蔣經國說:“目前人心思和,不管###態度如何,我們應大肆宣傳邵力子等人此行成績圓滿,和平有望!”
蔣經國不知何意,兩眼望著老頭子發怔。
蔣介石又命令道:“要上海的報紙馬上發訊息,說中共曾表示為證明他們對和平的誠意,在毛澤東之八項條件中,關於懲辦戰犯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