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頁)
遠近當作新聞傳說。
第一節 深掘桃花池
離開了夫家,僧氏速到河邊與上官大娘會合,二人帶著孩子,徑直往佛塔方向行去。行至中途,巧兒指著那佛塔道:
“娘,我看見寶塔了。”
僧氏、上官大娘極目望見那座佛塔的頂部。
“這孩子眼睛真尖。”上官大娘望著那座佛塔道:
“那是座青磚六角七層佛塔,是嶽員外的曾祖嶽渙重建的。”
嶽渙是何人?他為何立此佛塔?
嶽渙,本籍山東東昌府聊城縣。北宋第三代皇帝真宗朝時,因為戰爭,嶽渙被遷移至河北路相州府湯陰縣,成為湯陰岳氏的發派祖。
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閏九月,遼國皇帝聖宗耶律隆緒,和他的母親蕭太后,親自統帥契丹軍,直趨大宋京師東京。時河北路位於大契丹國與東京之間。契丹軍縱穿河北路,直至黃河岸邊的澶州,距東京,只有咫尺之遙,才遇到宋軍的激烈抵抗,止住鐵蹄。契丹軍一路燒殺擄掠,待契丹軍班師回國,他們身後已荒蕪人煙,寂無雞鳴。朝廷不得已動員士兵、招集乞丐,來填充河北路人口。
湯陰縣是契丹縱馬南寇,中途歇營之地,資財掠奪一空,婦女被擄北去,男子多被殺戮,剩下幾個命大的,也避兵遠奔,不知去向。時十八歲隨軍作戰的嶽渙,從戰地澶州,被遣往湯陰縣安居。
嶽渙行至那裡,滿目皆是無主之田地,逃亡之屋宇。一位官員發給他兩柄鋤鍬,帶他出了縣城東門。那官吏站在城垣外,右手往東一指,又踮起腳尖,大大地畫了一個圈,道:
“那是你的地盤。你的鋤頭所到地方,就是你的田產。”
嶽渙沒有隻顧貪地,儘量向東北行去。他只求在離故鄉聊城縣近些的地方安居。岳氏一脈,自受姓後,世居聊城縣,從未遷徙。當他走到離縣城東三十里的地方,見一片地勢較高的地面,風水盡好,走上去近看,只見一大片荒蕪地基,敗落房子,尋不得一間可以收拾得起的房子,修葺來住的。
正要離去,見有一塊木牌半埋在瓦礫中,抽出來抹去灰塵一看,是一塊地名牌匾,原來此地名叫永和鄉孝悌裡,“永和”取永遠和平之意;“孝”即愛父母,“悌”即愛兄弟姊妹。這鄉里之名,好不合意!他手捧木牌,圍著屋場轉了一圈後,站在殘垣斷壁上往東北遠眺,見前面漸漸有了人家,便止住了東去的腳步。
嶽渙在廢墟處揀了一間房子,就著殘垣斷壁搭了個棚,將就住了下來。那屋場東面是一塊低窪溼地。當時無人可僱,嶽渙手握一柄鋤鍬,獨自吶一聲喊,全力掘土。日復一日,掘深數丈,掘了一個極深極大的池塘,取“桃花潭水深千尺”之“深”意,起名桃花池。
掘起的泥土,擔來壘在那高地上,遂在上面慢慢起造房屋。漸漸地把宅前宅後,修理得錦錦簇簇,周圍花木,栽植得整整齊齊。每日鋤田鈀地,後娶妻生子,安居下來。
安居不久,嶽渙四處開荒拓地,一日,他在距宅基東北兩裡的亂石深草叢中,發現有一座毀壞的古佛塔塔基,在塔基上刻有“大唐駱氏捐造”的字樣。此塔是唐代何年所立?駱氏何人捐造?又為何而造?因頻遭契丹蹂躪,後因五代兵戈擾亂,舊有居民離散,失去傳說。
從戰場上走下來的嶽渙,深知侵略戰爭的邪惡和慘烈。
一日,他對兒子嶽成說道:
“侵略戰爭充其量是野心家的補藥。它禍害受略國百姓,不消說得。我也看不出它對侵略國的百姓有何好處!就說那大契丹國,從我們中原劫掠的財富子女,多為上層人物分享,普通百姓又分得了多少?那上層人物,不就是些權利爭奪中取勝的野心家?戰爭有何益處?我要立塔來鎮它。”
為立這個塔,嶽渙苦積勤攢了一世。到了晚年與兒子嶽成,在原塔基上重建了佛塔,以圖鎮敵。因古人有“七級浮屠”之說; 建有七層高。
湯陰岳氏傳到第四代長房嶽員外主理家事,更是維護有加。平素積攢的銀兩,把來密藏在床後的夾牆內。每隔幾年,取出一些,請工匠修葺,以防年深日久,日漸坍塌。
可謂滄海桑田。宋哲宗年間,黃河又改道北流,在湯陰與內黃縣交界處數次決口,加之湯陰地勢低窪,是有名的水泊之鄉,洪災頻仍,古有‘湯陰城樓掛苲草’之說。每當洪水氾濫,此塔拯救過無數人們的生命。當地人都道它還能鎮水,有說不盡的好處,叫它寶塔。
此是昔年舊話。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二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