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頁)
,被請進補考的行列。
大學生活中,類似小張的這種同學大有人在。不想聽哪門課,就逃課去上網打遊戲、聊天、看電影。還有些女同學,相約一起去逛街、買衣服,又或者去和某個網友見面。他們認為這樣是在享受生活,享受自己的青春。等到期末考和畢業時才明白,自己是做了一件多麼幼稚而又愚蠢的事情。
相反,有些同學在逃課前就做好了自己的計劃,去做自己認為比上課更有意義的事情,比如自己最近正在著手撰寫一篇學術論文,要去圖書館蒐集資料,又或者今天校內其他院系有自己非常感興趣的講座等。他們認為,去圖書館學習、去聽更有價值的講座,都比在課堂上聽課更能使自己得到提升,此時,他們的逃課行為就是值得的、有意義的!
暢銷書《讀大學,究竟讀什麼》中說得好,大學生逃課應該“君子有所逃,有所不逃”。大學中的有些課程,雖然貌似沒有什麼新鮮之處,比如《大學生健康教育》《法律基礎》《專業外語》等,有的同學覺得,真不知道學校安排這些無聊的課程幹什麼?法律基礎?我將來又不去做律師,要學這些知識幹嗎?而且那個老師上課還總是講法律條文,考試的時候又是死記硬背的東西,太無趣了!乾脆不去!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路標2:學習(5)
其實,類似這樣的課程對我們將來的工作和生活非常有幫助,無論你將來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都要依法行事。而依法行事的前提是你要知道法律是怎樣規定的,只有這樣,你才有可能做好工作。換言之,懂得一些法律常識,是生活中必備的知識儲備,也是一個人基本素養的一種體現。如果因為不懂得法律規定而做出違法的事情,輕則會被他人所恥笑,重則可能有違法犯罪的危險。
無論什麼樣的知識,多瞭解一些,總是沒有壞處的,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用得上。你瞭解了這個領域的知識,雖然將來不會直接從事這個行業的工作,但是你就比別人多了一種優勢,多一種技能,說不定這項知識或技能就能讓你從眾多的同事中脫穎而出。法律知識、外語知識甚至理論知識等,都可能成為你事業前進的有力臂膀。
因此,當你逃課之時,一定要事先有所比較、有所計劃。弄清楚自己逃課的目的是什麼,並且能夠抬頭挺胸地告訴自己:我沒有白逃課!那麼,你想逃課時就逃吧!
論學習“持久戰”
年輕人不一定要終身受僱,但一定要終身學習。從某種意義上說,學習就是一種生產力。學習能使人保持一種向上的激情,也能讓人變得更加機敏,富有活力。生活中,少一些抱怨的語言,多一些改變的行動,把抱怨的情感化為學習的動力,你便會離成功越來越近。
活到老,學到老
我有位高中同學,他畢業於廈門大學的英語專業,他希望能在國際教育交流領域開創出一番事業,目前任職於國內某高校涉外部門。在工作之餘,我這位同學利用業餘時間自學了市場營銷和電子商務等課程,而且主動承擔起部門網站編輯和國際交流活動策劃等工作,並且成功組織了各項活動。透過努力,網站的質量也受到上司的好評。
幾年後,由於部門管理的混亂,他感覺繼續這份工作毫無前途可言,便跳到一家國際教育發展投資公司做市場調研員,開始了每天在外跑業務的生活。我同學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成為公司的業績標兵,並升職做了主管。後來,他又被安排到市場部,擔任市場部經理助理。在這個階段,他開始全面接觸市場工作,工作激情和績效非常高。在助理的位子上,我同學充分發揮出自己的特長,特別在市場策劃方面顯示出了過人的能力。
有一年春節我們聚會,我和他聊得很暢快。期間,他回憶起了之前的艱辛,也憧憬著以後的幸福,而讓我記住的則是一句話:
“一個年輕人,不一定要終身受僱,但一定要終身學習!”
這句話讓我那天晚上在回家的路上思索良久。
我們這個年代出生的大學生屬於迷茫的一代,站在世紀的門檻眺望遠方,不知何去何從。美麗的大學校園演繹的是三點一線的枯燥生活,老師的口若懸河與學生的昏昏欲睡形成鮮明的對比,學生會與社團的活動讓我們麻木……社會的急劇發展帶來的多元思潮強烈地衝擊著我們,我們變得越來越迷茫,越來越不快樂,從而越來越多的無奈,越來越多的叛逆。
大學曾經是我們理想中的天堂,沒有接觸到它時,它具有神聖的光芒。經過日夜艱辛苦讀,終於有一天我們真正走進了它,可以去親身體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