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亦是外公教的。小時候有一本畫冊,一面是詩,一面是畫,畫上是楊柳輕曳,細雨霏霏,一個人,青衫落拓,向一個牧童問路。牛 背上的牧童正在吹笛,揚手一指遠處杏花掩映的村落,倒是滿臉喜氣。眼見得還是未經人世,不識憂患的好,天地一蕭蕭的時候,獨他平然喜樂,心中仍是一曲村歌,流漫於阡陌間。人世也是這樣婉轉清亮。順著他的手,再看那個文人,形容瘦損,黯黯的。許是剛上墳回來,還未解得愁緒。一老一少,一悲一喜,霎然生動,雖是畫工拙劣,卻也抵得過了。
這首詩大好,似一副絕好的白描畫,於通俗平易間,帶出一抹傷春悲逝的綺思柔情。這樣一首好詩,在《樊川詩集》、《別集》中卻沒有收錄,《全唐詩》中也不見它的蹤影,因此有人說這不是杜牧的作品。在我看來,這當然應該是他的作品,不然多可惜。即使是在煙波浩淼的詩海里,能找到這樣既可以是詩、是詞、是曲,也可以是小說的佳作也不多。這首詩如同惶惑幽深的時間,有無限的可伸展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詞)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元曲)
甚至,可看做一部小說,它具備了小說的各個元素:時間、地點、人物,故事的發生、發展,至於結局,一句“遙指杏花村”,更是有無限的想象空間在。其實詩詞畫都是一樣,有時候太滿了反而不妙,要懂得適當的留白才是高手。
童年的印象使這樣的男子成了我印象中落魄文人的標準像。後來很多年,我都以為畫中這個人就是杜牧,即使後來知道他是世家公子也一樣。其實京兆杜氏自魏晉以來就是名門世族。他祖父杜佑是中唐宰相,有名的史學家,所撰《通典》一書,開典章制度專史的先河。他自己也是少年才子,二十三歲即作傳世名篇《阿房宮賦》,應該是很得意的了。然而隨著祖父和父親的相繼去世,仕途開始變得坎坷不平。他一直做著小官,幾乎有十年,他是蹉跎在揚州,迷醉在二十四橋的青樓明月間了。
我總在想,如果沒有白居易的詞“江南好,最憶是杭州”,沒有蘇軾的詩“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兩相宜”,沒有歷代文人香詞豔賦的粉飾,杭州會不會如此地芳名遐邇。
揚州也是一樣。當年隋煬帝為了觀瓊花,開鑿了一條大運河,揚州的繁華旖旎隨著瓊花的芬芳傳遍天下,從此後是“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的銷金窟,是“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明月在揚州”的錦繡地,是“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的溫柔鄉。
可是,若沒有杜牧的詩魂相許,縱然揚州是千古名城,她還會不會如此情致婉轉,纏綿得剛烈。霍霍地立在浩淼的水煙裡,千年仍有自己的風骨。
杜郎,我和那些揚州的女子一樣,喚杜牧為“杜郎”。杜郎的揚州既有“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的綺麗多情,也有“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的惆悵傷惋。
寫揚州的月夜,再沒有人寫過他。千載,有多少人從他這裡偷了意去,數不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姜夔直接將他的詩寫進了詞裡,怪不得王國維批姜夔寫的隔,又說:“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終落第二手。”評的實在到位真切。總覺得揚州,是杜牧之一個人的揚州,即使詩仙李白寫了“煙花三月下揚州”這樣氤氳嫵媚的句子也一樣敵不過。
和人一樣痴心,有時候,一個城,也只愛一個人。
“十里揚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說。”杜郎與揚州,是一場命中註定的糾纏,需要用一個城市來祭奠的離傷。
想起他寫在揚州的《遣懷》——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蠃得青樓薄倖名。
這彷彿是天已曉白,他的酒已經醒了,要告別時說的話。《遣懷》應該是在牛僧孺的感召下寫出的自嘲之作。可是怪得了他嗎?牛李黨爭,他陷在其中掙扎反覆,朋黨相爭的尷尬,比青樓風月更甚,政治消磨了一個昂然的青年。
十年一夢,他覺得是醒了,然而那魂卻遺落在彼處。還不如遺落在彼處,風月尚可容身,政治已經沒有容身之所了。
“落魄江湖載酒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