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頁)
熱鬧非凡。潁川多山地,故此潁川書院是依山而建。
來到大名鼎鼎的潁川書院前,劉譽明顯的愣了愣。因為,面前這書院似乎與劉譽想象的並不一樣。一堵雪白的矮牆將書院圍繞其中,沒有高大圍牆,亦沒有燙金匾額,也沒有石獅瑞獸,唯有一扇年代頗為久遠的木門微微開啟著。在木門上端,懸掛著一塊黑色的木匾,其上書寫著四個纂書大字:潁川書院。字型遒勁有力,筆走龍蛇,將平凡的木匾映襯得熠熠生輝,讓這原本簡單樸素的書院大門都變得沉穩凝重起來。
看著劉譽頗有些詫異的神色,荀彧微笑著問劉譽道:“子思賢弟,見了這潁川書院,是否覺得有些失望?”
聽得荀彧如此問道,劉譽沉默著搖了搖頭道:“倒不是失望,只是覺得此地與我所想象的頗有差距,這才略有些失神!”
見劉譽回答的如此誠懇,荀彧也是點頭道:“在下覺得,書院乃是學習知識的地方,若建設得太過奢華,反倒會誤了菁菁學子的一腔求學熱枕。不過,賢弟別看書院大門簡陋,便小覷了潁川書院。在書院裡面,教學設定齊全,有不少名師大儒時常前來講課,除此之外,書院的藏書極為豐富,比我潁川荀家的藏書都還要多上一些!”
聽到荀彧的解釋後,劉譽也是微微有些吃驚。名師大儒講課,僅是潁川書院實力的一方面。而藏書豐富,則是大大的體現了潁川書院的深厚底蘊。書籍作為知識的載體,向來是被世家門閥壟斷的。教育的壟斷,便導致了世家豪強勢力越來越大,而寒門貧民則越來越弱勢。荀家作為天下可數世家豪門,藏書之豐富天下共知,如今,潁川書院的藏書居然比潁川荀家都多,這也從另一方面顯示了潁川書院的深厚底蘊。知道這個訊息後,劉譽對潁川書院的期待又更盛了幾分。
“文若兄長,這木匾上的字是何人所題?譽觀其字跡,覺得此字筆墨中正,遒勁有力,必定出自大家之手!”看著木匾上的剛勁字跡,劉譽也是對題字之人頗有些好奇,便問荀彧道。
“此字乃陳太丘所題,陳太丘學識淵博,品德高尚,是我等士子的楷模。祖父在世時,對陳太丘也異常推崇,言其為天下可數的大賢!”聽得劉譽問道,荀彧也是微笑著對其解釋道。
劉譽二人一邊聊著,一邊推開輕啟的木門走進潁川書院內。進了書院,四周景緻又豁然變化。只見鬱郁樹蔭籠罩著書院各處,又有不知名的小花在青翠綠草中綻放,散發出一抹濃郁的清香。二人沿著書院中的青石路面緩步而行,一路上,有不少刻苦計程車子放聲誦讀先賢典籍,琅琅書聲自林間悠悠傳開,又有風流才俊撫琴而歌,琴聲優雅歌聲嘹亮,盡顯名士風流。
荀彧乃是潁川書院的學生,其才華橫溢,博學多識,在書院裡自然有極高的名氣。故此,劉譽二人一路走來,也有不少學子向荀彧打招呼。
“子思,我在這書院裡也有不少至交好友,他們才氣十足,能力勝過我十倍,若是子思此刻無事,不妨跟我去見見他們!”荀彧帶著劉譽在面積龐大的書院裡逛了許久後,忽的對劉譽說到。
聽得荀彧此話後,劉譽也是對荀彧的朋友有些好奇。雖然知曉荀彧所謂的“能力勝過我十倍”乃是謙虛之詞,但能荀彧如此推崇,想必也不會是泛泛之輩。於是,得到荀彧的邀請後,劉譽當即輕笑著回答道:“兄長大才,譽由心佩服,能得兄長如此推崇,想必兄長好友也是當世可數的才俊之士。能結識這等才俊,實乃譽的福分,譽怎敢推辭?”
“子思你太謙虛了,你聰慧過人,才氣不凡,自然不會弱於我等,若是你繼續謙虛下去,倒是折煞為兄了!”這些日子的交往中,荀彧也是對劉譽的才氣十分欣賞,覺得劉譽很有靈性,故此才會帶劉譽去見自己的至交好友。如今,見劉譽如此謙虛,荀彧也是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
“兄長教訓得是!”聽得荀彧的話後,劉譽也是對其微微一禮。要知道“過猶不及”,若是自己再繼續謙虛下去,倒是顯得有些裝逼的味道了。跟荀彧這等當時奇才相比,自然該認清自己與其的差距,謙虛也是應該的,不過,若是謙虛過頭了,那便就是赤裸裸的驕傲。
在荀彧的帶領下,劉譽跟著荀彧去見荀彧的至交好友。二人走過了人工小湖上微拱的石橋,又沿著一條木質迴廊繞了許久,方才來到一處偏僻的學舍。
學舍頹敝,外面有一塊小小的庭院。在庭院裡中,有一塊石桌,石桌上放置著一方棋盤,有兩人正圍著棋盤對弈。
下棋那兩人,一人身著青色儒杉,頭帶綸巾,容貌方正,約莫二十四五歲左右。另一人年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