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那場文化災難,對於中國的各傳統文化藝術之林,就如同遭遇一場強勁森林大火的浩劫,讓曾經的文化藝術百花園一下子變成過火的山野,一派荒廢頹敗,曾經萬物滋生,枝葉繁茂的“樹林”塗炭般地東倒西歪伏倒在地,先期的風貌全非、呈現一派荒疏、悽楚的景象。彷彿未日到來的大地在來年春風吹過後,就會在燒枯的樹幹處、樹根處長出新的枝條,在枝椏處、在枝杈間滋長出新芽,長出新葉和花蕾。這一切的復甦,都是因為深埋沃土中樹根的頑強生命力,承受著火災的塗炭與嚴冬的冷酷並默默地忍耐著。等到春天萬物滋生到來時,生物充沛的生機令新的生命頑強地破土而出,新生命衝開焦枯的樹皮而顯露,這所有都源大自然的神力。更何況發源於華夏大地,有千餘年文化傳承歷史的中國盆景藝術,其藝術的根已經深植在這塊土地,歷經了歷史上各樣的自然災害與諸多朝代的更迭與歷史的浮沉,這區區一場十年的“禍與災”,奈何不了這深植於中華民族沃土有千餘年曆史的國粹藝術。
三
近半個世紀以來中國的政治變故和豐富而嚴酷的生活閱歷,練就了餘老這一代人異乎尋常的政治敏感性,他們有意無意地對任何社會跡象,都要作更深層面追究的習慣性思維。 “重塑強國”與“重振雄風”貌似相同口號的修正,讓他看到這表面文字變化背後所反映出指導思想的微妙變化,同時也讓他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一個學術研究應運而生的機遇。自己臨退休前能夠完成一件深埋內心的願望:編部大部頭全面介紹原創性中國盆景的著作,也就是透過這書向中外盆景界向社會各界推介近年來自己對古老中國盆景藝術一些新的認識;對中外盆景文化撞擊的新見地和對藝術文化本質深入的理性探索。這樣的認識歸於他對中國盆景界從上至下狀況的歷史瞭解和獨到分析,並依研究的結果作出自己對發展趨勢的理性判斷。而出書傳播則是最好的闡述方式,於是他寫下了洋洋灑灑近萬字的《當代盆景藝術》一書的出版策劃書,遞到了出版社總編室,於是才有了今天的策劃研討會。
當然該書獲准編輯出版的另一原因,是此書的出版也是落實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弘揚民族民間藝術精神,作為專業新聞出版部門理應承擔的任務。再有是因為市埸看好,有需求,近年隨著中國老年社會的到來,衣食無愁的老人們在尋找樂趣中發見了盆景,盆景讀物熱銷起來,於是各類出版社蜂擁般地組織編輯出版價格、檔次不一的各類盆景書籍,包括生活、科技類出版社也編輯出版過很多部,但餘啟明則要出一部從內容的涵蓋、圖文的設計、裝幀的水準、印刷及用紙,包括價格都無法與此書相比,一部大開本大部頭的收藏版圖書。一經推出且被一致看好的書籍,自然被社裡選定並且列入全國圖書展覽的參展書籍,並定編輯方向應作成一部當代涵蓋全國盆景藝術領域特色,彙集各地方流派風格作品和器具,全面介紹中國盆景文化的綜合性權威專著。社裡領導己決定採用最高檔次紙張採用膠印的技術方案,力創全國各出版社同類書的頂級作品。
能獲得此書編輯被同仁都視為殊榮,自然也因此還招惹了不少閒言碎語,說什麼餘老提出編輯此書是為了推遲退休了;出版策劃方案要求採用最新的資訊材料,要去全國盆景五大流派所在地採風,一次周遊全國的旅遊……等等。餘啟明對這些流言蜚語並不過多的去想,“自己還有十一個月退休,而此完成編輯出版至少要一年半的時間,其實早退晚退對於我又有什麼呢,大量的約稿未完成,邀請作客座教授的聘書己在家中落塵,各層次包括全國性盆景、賞石展覽評委通知已不少於三份。笑話,早退晚退休並無大區別,作這樣一部展現最新的全國盆景狀況的鉅著,自然要去主要流派所在地區考察了,唉,人嘴呀。”餘啟*中多少有點悽楚地思索著,他解嘲般般無奈地強顏苦笑著,因為提出該書策劃的更深層的原由沒人知嘵,不瞭解嘛。餘老心裡清楚:比起深埋內心的出書動機,幾句閒言淡語就顯得一丁點份量都沒有了。
深埋的心願有望實現,更是讓作為該書主編的餘啟明與責任編輯的劉曉難以遮掩內心的喜悅。這一老—少各有各的心思,餘老想要透過完成這部反映盛世中國盆景最新風貌的作品,將有機會以自己對中國盆景研究成果和最新的見解和探索,展現在全國甚至是全世界的盆景人面前。以釋放這個憋悶在內心深處的對中國盆景重振雄風的報負與情懷,這個宿願源於兩年多前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一個唯有他老伴瞭解的一段故事,他是在當時情急時說給了老伴聽。他每次回憶起這段往事心中總湧動一個願望,那就是要出一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