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內容簡介
《七武士》揀選七個日本古代傳奇人物:以神出鬼沒的奇襲戰法著稱的源義經;開游擊戰和山地戰先河的楠木正成;人稱“越後之龍”的上杉謙信;集“戰國的風雲兒”“天才的革命家”“暴君”“第六天魔王”稱號於一身的織田信長;開創“加賀百萬石”輝煌基業的前田利家;五十七回戰無傷的本多忠勝;被豐臣秀吉稱讚為可指揮百萬大軍的大谷吉繼,勾勒出他們波瀾壯闊的人生軌跡。這七位英雄人物因其功業綻放出奪目的光彩,在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但更打動人的則是他們的武勇、耿介、信義、忠誠,他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詮釋了“孝義重丘山”的真義。
前言(1)
“武士”一詞並不是日本人的發明,它來源於中國。對於中國秦漢以前的貴族社會來說,貴族以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層級來劃分,“士”本是指下級貴族,當然武士也就是武勇之“士”,是貴族階層的一員。然而日本的武士最初卻並非貴族,並且他們正是貴族社會的掘墓人。
日本的“武士”(BOSHI)階層產生於九世紀中期,在此之前也出現過無數功勳卓著的名將,比如建內宿彌、坂上田村麻呂等等,但他們都不能被稱作“武士”。武士的主要來源是貴族莊園中的莊官和地頭(身份低於莊官的莊園管理人),是為貴族們看家護院、管理財產的家奴,正因為如此,所以武士也可稱之為“侍”(SAMURAI),就是侍從之意。
武士階層雖然也是統治者的一員,卻長期被貴族階層看不起,即便源、平等天皇后裔的家族,因為被降格為武士,所以一開始也沒有資格擔任高階朝官。但是武士們逐漸組織起來,形成大大小小的武士團,他們有刀有槍,又和土地結合得非常緊密,有馬有糧,跳出來造貴族的反,日益腐朽的貴族階層可就吃不住勁了。到了十二世紀的時候,終於出現了第一個武士政權——六波羅平氏。
武士政權一開始和以天皇為首的貴族政權平分權力,但他們的力量日益強大,逐漸在雙頭政治中佔據了主導地位。到了十七世紀以後的江戶幕府時代,天皇朝廷已經變成了徹底的傀儡,日本的政治中心也從京都轉移到了武士政權所在地——江戶。可以說,從十二世紀一直到十九世紀“明治維新”以前,日本人整整七百年間都處在武士們的統治之下。
那麼,日本武士都是些怎樣的人呢?
武士們在徹底成長為統治階層以後,開始官僚化、腐朽化,而在此之前,他們是以戰鬥為主要職責的,為主家而戰,為家族而戰,也為自己而戰。因此武士們普遍崇尚儉樸、武勇,並且唯力為視,重死輕生。
無論階級還是階層,都具有自己的道德規範,武士們也不例外。武士的道德規範就是“武士道”,或者簡稱為“士道”——日本人什麼都喜歡說“道”,比如茶道、書道、花道、劍道、柔道等等。當然,古時候的日本武士是料想不到的,“武士道”竟然會被後世的軍國主義分子所利用,給周邊國家帶來深重的災難,從而成為世界範圍內最臭名昭著的名詞之一。
其實那些軍國主義分子扛出來愚弄人民的“武士道”大旗,並不是真正的“武士道”。那個時代,日本早已經沒有了真正的武士。沒有武士,還談什麼武士之道?
“武士道”並不是開天闢地以來就有的,不是一成不變的,當然也不會永遠存在,它當然會隨武士階層的產生而產生,同時也隨著武士階層的消亡而自然消亡。第一次想用文字來整理和規定“武士道”的努力,是在1232年,由武家政權鎌倉幕府的實際掌控者北條泰時制定了《御成敗式目》一文,在傳統的質素、儉約、勇敢、重諾守信等武士道德規範外,新增了“僕忠主,子孝父,妻從夫”的儒家忠孝思想——其實,這都是有利於他們北條氏統治的條文。
《御成敗式目》對武士階層的影響很大,它明確地指出武士乃是戰士,既然是戰士就必須以軍法來約束,遵從上級,服從指揮,捨死忘生,本是題中應有之意——日本人輕“仁”而重“忠”的精神傳統就是由此而來的。
進入戰國時代以後,舊的統治秩序被打破,武士道也因而被注入很多嶄新的內容。戰國前中期,武士道更偏重於“術”而忽視“道”——“術”專指戰鬥的技能,而“道”卻被圈定在“輕生就義”等極小的範圍內。終究身處混亂的時代,家族的延續和個人的生存才是至關重要的,忠誠和嚴格的主從思想在此前提下隨時可被打破;戰國因此被稱為“下剋上”的時代,農民驅逐領主,商人踞城自治,家臣篡奪主家,都成為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