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4/4 頁)
列弗。再比如拖拉機站的建立,在五年計劃中一下子從1944年的3500臺增長到1952年的2295臺。聯合收割機則從1944年的0臺增長到1952年的1363臺。化肥的使用量大幅增加;農業產量快速提高。最主要的是政府採取了不強迫農民入合作社的機制,部分的比蘇聯的方式有了前進。由於農業的機械化,在一五期間保加利亞的農業有了一些進步,但並沒有跨出進一步的發展,相反還有些倒退,這與片面強調重工業發展有一定的聯絡。
以下這個年平均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表便可以說明問題:(公斤/狄卡爾)
1934…1939 1949…1952
小麥
大麥
玉米
向日葵
東方型菸葉
甜菜
西紅柿 20
馬鈴薯
蘋果
葡萄
畜牧業也有這個問題,請看下錶:
平均產奶量(公斤/頭) 每隻羊剪毛量(公斤) 每隻母雞產蛋(個)
奶牛 役牛 綿羊 山羊
1939年 450 439 42 135 73
1952年 438 382 43 141 75
農業為何會出現倒退的情況,也許主要還是保加利亞本身在二戰末的農業經濟生產已經被拉到了懸崖的邊上,想要一下子恢復並不容易。嚴重的生產資料匱乏造成農業的暫時無法前進也是有理可據的。在這期間,蘇聯也對保加利亞進行了大量的援助,在過去簽訂的貿易協定的基礎上,蘇聯又給保加利亞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送了很多必需品,如:紡織品、生鐵、鋼、有色金屬、機器等共價值230億列弗的物資。除此之外,還給保加利亞派遣了大量的專家對保加利亞的工業進行指導,設計圖紙和機器更是大量上馬。保加利亞的一些青年也被吸收進了蘇聯的各種學院,進行了短期的培訓,在工業化的過程上成為了僅次於蘇聯專家的一批人。不過在當保加利亞實現了工業化後,蘇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