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的影響。當時的美國國務卿喬治&;#8226;馬歇爾根據二戰以後的歐洲情況,認為如果不對歐洲國家進行經濟援助,那麼蘇聯的紅色政權將會越過中歐把整個歐洲全部囊括進自己的勢力範圍,那麼美國想要插手歐洲事務將會十分困難。因此美國只有先發制人,才可以獲得最大的利益。在這個基礎上,“馬歇爾計劃”落在了議事日程之上。憑藉著在二戰期間積累起的雄厚經濟實力,美國開始組織該計劃,以對抗蘇聯的共產主義滲透。最初這個重建計劃是在1947年7月的一個由歐洲各個國家普遍參加的會議上提出的。最早的“馬歇爾計劃”所考慮的範圍包括整個歐洲,即準備也同樣考慮給予蘇聯及其在東歐的衛星國以相同的援助。但是這個建議是附有條件的,那就是蘇聯必須進行政治改革,並允許西方勢力進入蘇聯的勢力範圍。但是事實上,美國擔心蘇聯利用該計劃恢復和發展自身實力,因此美國故意提出許多蘇聯無法接受的苛刻條款,最終使其和東歐各國被排除在援助範圍之外。該計劃於1947年7月正式啟動,並整整持續了4個財政年度之久。在這段時期內,西歐各國透過參加經濟合作發展能組織(OECD)總共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裝置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0億美元(約合今天的1300億美元)。
蘇聯外長維亞切斯拉夫&;#8226;莫洛托夫相信這個計劃一定會對自己在東歐的控制造成威脅,便在該計劃提出不久,就跟進了一個“莫洛托夫計劃”。在1947年7…8月間,蘇聯分別與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蘭等東歐國家簽訂了統一的貿易協定,以此來抵制和反擊“馬歇爾計劃”,這一系列貿易協定就叫做“莫洛托夫計劃”。不久之後的1949年1月5日至8日,蘇聯、保加利亞、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等6國政府代表在莫斯科透過會議磋商後,宣佈成立經濟互助委員會(簡稱“經互會”)。該計劃於蘇聯人的專家治國方針進行了統一協調,成為了協調東歐各國經濟的方向標。最開始實際上蘇聯還是搞得各自為戰的方針,但後來斯大林發現這種方式雖然可以暫時提高經濟水平,但卻使蘇聯的影響減弱,便開始推進“共產主義內部自給自足的經濟政策方針”。亦即不依靠其他全球化經濟的力量,自我內部搞發展,利用蘇聯駐各國大使館對東歐各國進行嚴密監視。1949年年中的保加利亞大國民議會對這個計劃進行了討論,但是最終都是眾口一詞,同意蘇聯人對保加利亞的幫助和支援。並且在這次會議上透過了“索非亞原則”,即對於經互會內部的各成員國,不管誰有什麼新的發明創造,都是歸於經互會所有國家共有。在生產上依靠蘇聯的力量,一切聽從蘇聯的分配。在這一點上,蘇聯等於獲得了全東歐的力量支援,因此,斯大林才有可能進行他的下一步對於各國的經濟發展情況進行分配,各東歐國家也漸漸變成了蘇聯的衛星國,保加利亞則更是被稱作蘇聯的“第十六個加盟共和國”。
第七十七章 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的保加利亞
一切都有蘇聯這個“老大哥”管轄了,所以保加利亞可以安安穩穩的開始進行自己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了。從1949年開始,保加利亞正式開始實行自己的五年計劃。此時的保加利亞的情況還和19世紀時剛解放差不多,到處都是個體經營的商戶,脆弱的小工業作坊充斥各地。在英國人的眼中,這時到達了保加利亞的農村還仍舊像公元前後的耶穌時代一樣,小農經濟幾乎是佔據了所有的經濟部門,小商小販和街頭的自發市場隨處可見。如果想要實現政府所規劃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簡直太難了,如果成功那麼絕對是一件相當了不起的事情。我想我們僅僅用數字就能給大家一個直觀的印象。
在這個五年計劃期間,國民收入預計提高到1939年的兩倍多,計劃用於基本建設方面的投資,則為1944年以前二十年總投資的兩倍。在基本建設投資的總額中,40%用於工業,22%用於交通,用於農業,剩餘部分則用於文化、教育、衛生和其他方面的需要。從這些可以看出此次五年計劃主要分配的專案為重工業、機器製造和電力生產。當這個計劃出臺不久,一大批的工業化工程就緊張上馬,並開始投入生產,較大的有季米特洛夫格勒化工季米特洛夫格勒、貝尼克和索菲亞的火力發電站、威達瑪和阿森尼查水電站、石棉水泥廠、電纜廠、機器製造廠、安思特&;#8226;臺爾曼紗廠、兩個汽車修配廠、格奧爾基&;#8226;基爾科夫鍋爐廠、巴西爾&;#8226;科拉羅夫水壩、卡林水壩等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