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最後不得不先被軟禁,之後又被迫於1945年8月逃亡美國。可是不幸的是接替他的尼古拉·佩特科夫仍舊是一個牆頭草似的人物,後來只是由於實在無法立足,只得和一部分持相同觀點的三人一起辭黨內職務,並在1945年8月正式下臺。
第七十五章 正式組閣與政黨統一
1945年,一切都走向了勝利,保加利亞開始了自己本國的政府組閣之路。不過組閣之路在保加利亞並不是一番風順的。祖國陣線政府原定於在1945年8月底舉行議會選舉,這次議會選舉規定了婦女與男子一樣可以參加選舉,選舉年齡被定為19歲以上,被選舉的歲數也確定為23歲。不過以蓋梅託為首的資產階級反對黨卻仍舊對這個選舉採取仇視的態度。在選舉前夕,尼古拉&;#8226;佩特科夫先與戰後組成的盟國管制委員會聯絡,要求必須按照美、英、蘇三國的意願進行選舉。當然,這個舉動一定會得到美、英兩國使團的支援。在一系列磋商後,美、英兩國透過其駐索非亞外交代表宣稱,他們絕對不會承認選舉結果,也不會在保加利亞合約上簽字。為了避免選舉時間的複雜化和國際化,祖國陣線政府決定延遲三個月再進行選舉活動。可是延遲的結果卻是讓那些反對派們更加瘋狂,在準備選舉的前夕,四個部長同時辭職,一下子讓祖國陣線聯盟處於孤立地位。不過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季米特洛夫趕回了祖國,及時制止了這種分裂活動,並確定了1945年11月18日開始進行選舉。在這次選舉中總共有3853097人(適合選民為4501035人)參加了選舉,其中有3397672人對祖國陣線聯盟投了贊成票,約佔總選民的,祖國陣線聯盟取得了全面勝利。可是也就在這個時候,在反對派的支援下,美、英、蘇三國在莫斯科對保加利亞問題達成了諒解,三國發布聯合公告:“由蘇聯政府承擔任務,向保加利亞政府提出以下友好忠告:正在組建的保加利亞祖國陣線政府應額外增加兩名其他民族組織的代表,這兩名代表,(1)應是那些現在沒有參加政府的政黨組織的真正代表;(2)應是真正合適的人選,並能在政府裡忠誠的工作。一等到美、英政府確信這一友好忠告已為保加利亞政府接受,上述兩名增設代表業已加入政府,美英政府將立即承認已與蘇聯建立外交關係的保加利亞政府。”其實這兩名代表加入的原意就是由反對派加入,然後加大地祖國陣線聯盟的反對票數量。不過,祖國陣線聯盟政府一方面想要更多的國家承認自己的獨立,而且不願意與蘇聯結仇,同時又覺得兩個人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問題,便同意了蘇聯政府的友好忠告。結果第二屆政府仍舊是由基蒙&;#8226;格奧爾基耶夫所組成。蘇聯為了表示誠意,在1946年1月派出維辛斯基訪問了索非亞。這時的政府仍舊想要把反對黨的佩特科夫和魯爾切夫吸收入祖國陣線聯盟,可是這兩個人的意見並不十分明確,要求政府必須答應他們的條件再加入兩名反對黨人物。當然祖國陣線聯盟政府對這個條件一定會不理不睬,因此該事也就不了了之。不過為了穩定政局,基蒙&;#8226;格奧爾基耶夫還是頒佈了一項法令,法令要求把原有國防大臣掌握的權力移交內閣,並把國防大臣維爾切夫將軍調往國外任職。
1946年夏,二戰後的巴黎和會如約召開。這次和會保加利亞也被邀請出席,不過卻是把保加利亞列為部分戰敗國,應該和德國與奧地利一起賠償別人的損失。這次的條約的條款是由蘇、美、英三國共同訂立的,基本上大的問題都由三國協商解決。不過值得商榷的是,擬定的合約大量的條款都是為了削弱保加利亞的。他們完全支援希臘的要求割讓羅多彼山約一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同時賠償九億美元的賠款。在蘇聯的支援下,保加利亞政府不同意該合約的規定,並針對其指出了自己也在二戰末期有著不可替代的打擊德國的作用。在蘇聯的一再支援下保加利亞最終在1947年最後的合約中保留住了自己的領土完整和民族獨立,應該賠償的賠款也減為了七千五百萬美元,其中五千萬美元給希臘,兩千萬百萬美元給南斯拉夫。
當一切都結束後,關於君主制的問題終於被提到議事日程之上。為了讓人民群眾不再有對保加利亞君主統治的依戀以及打消反對派對過去的“嚮往”,所以他特別制定了一篇發言稿,該發言稿在1946年9月7日透過廣播播放出來:“保加利亞將是一個人民共和國,它將把返回君主主義、法西斯主義和大保加利亞沙文主義這些恥辱的過去之門關閉,它將在憲法、政治、經濟、物質和文化方面創造一切必要的保證,使我國沿著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