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的行為。原始的保加利亞貴族是由保加利亞人和斯拉夫人的氏族、部落或軍事首領組成的。自從到達巴爾幹以後,慢慢的他們把公有財產據為己有,連土地也不例外,因此而形成了保加利亞的第一批貴族地主。此時的保加利亞貴族佔據主導地位,他們位居於斯拉夫貴族之上。阿斯巴魯赫可汗最初就屬於保加利亞貴族之一,因為其優秀的能力和膽識,所以被保加利亞貴族推舉上了王位。他同時兼任著部落領袖和軍事長官的職責,所以每當有大的出征繳獲到的戰利品都歸屬於阿斯巴魯赫所有,再由他賞賜給下屬的各大貴族首領。
而自由農民則是以前的部落普通成員,他們佔據了保加利亞人口中的大多數。這些人一般生活在村社農莊裡,在辛苦的耕種中,為國家提供了大量的產品,並且還為國家提供兵員。在第一保加利亞王國建立初期,他們就已經慢慢貧困化。為數眾多的小自耕農因為天災或多年戰爭逐漸失去了自己的田地,只得依附於貴族或地主階層,租種地主的土地從而賴以生存。在此基礎上慢慢變為地主的依附農或者僱工,造成最早的地主農民對立關係。
正因為第一保加利亞王國的領袖是保加利亞人,所以保加利亞這個名詞被用來稱呼在這個國家的所有人民,不管他是保加利亞人還是斯拉夫人,只要生活在這裡就統統被叫做保加利亞人。但在隨後的兩個世紀裡,保加利亞人逐漸被斯拉夫人所同化,都變成了純粹的斯拉夫人。
另外,在這一時期保加利亞第一王國的文化方面也有很大的發展。 。。
第十六章 第三次保加利亞戰爭前的歐洲局勢(1)
時間的腳步漸漸走到了公元800年,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公元800年12月25日在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教皇為查裡大帝加冕,這件事造成的結果就是基督教開始分裂,歐洲東西部也開始分裂,從此以後歐洲的東西部各自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為什麼會出現這件事情呢?我們要從毀壞聖像運動開始講起。
(一)毀壞聖像運動
毀壞聖像運動是拜占庭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對拜占庭的將來的政治和軍事方面都有著重要影響。它是8…9世紀拜占庭教俗集團發動的一場禁止人們崇拜偶像的運動。其實更明白地說這是一場奪權運動,也就是拜占庭君主奪取教會權利的運動。它的發起者是利奧三世(Leo III,717…741)在公元726年頒佈的《禁止崇拜偶像法令》,結束則是公元843年米哈伊爾三世(Michael III,842…867)時的攝政皇后塞奧多拉(Theodora)搬部反對毀壞聖像的《尼西亞法規》。
1。毀壞聖像運動的起因
這場運動的起因非常複雜歸納起來主要有宗教因素、政治因素和經濟因素三方面,下面我們一一展開分析一下。
(1)宗教因素
這個因素是最主要也是最致命的因素。首先,因為拜占庭所處的位置是一個三教(基督教、猶太教、*教)的匯合點,如果想要國家穩定就必須相容幷蓄各種宗教讓他們的交流沒有障礙,但是基督教的很多教義是無法讓其它宗教的人接受的。如偶像的崇拜就是這樣一個問題。其次,便是基督教的“淨化”問題。拜占庭統治者認為,《聖經》中明確記載不可祭拜除了神之外的任何偶像,可是在拜占庭國內卻到處都是祭拜各種偶像的人們。那些人認為正是由於他們祭拜偶像才會發生大瘟疫、發生大地震、發生*人的入侵、發生保加利亞人的入侵等等。自然偶像的崇拜就成了眾矢之的了。第三,則是基督教的“教義”這是的基督教已經完美的用”一神論”取代了“多神論”,而且“三位一體”的“救贖”神學也建立了起來。正由於如此教士們從此開始了*異教徒和不信者的活動。不過這個問題其實已經由來已久了,只不過是這時才爆發出來。我在前面已經講過,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2)政治因素
這一點我認為其實可以歸結成“皇帝個人因素”。我為什麼這樣說?主要是由於我發現利奧三世出生在敘利亞的日耳曼尼基亞,這裡正好處於基督教與*教的交匯處,*教的教義深入人心,而*就反對偶像崇拜,利奧在童年時代接受過大量這方面的教育,自然而然的會在以後的政治生涯中顯現出來,也就是說會做基督教徒沒做的而*教徒會做的事情。在他的皇帝生涯中就出現了這樣的事情,如聖像毀壞、編纂《法律手冊》等,第一個毀壞聖像的法規是由723年*哈里發葉奇德(Jezid,720…724)頒佈的,主要內容與利奧的如出一轍。這是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