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包別人的裝置維修,做市場最需要、自己最見長的部分。這樣不僅創造出更大的利潤,而且企業的性質也發生了變化,從一個製造業變成了一個以核心技術、核心產品為龍頭的製造和服務企業。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微笑曲線的道理。
啞鈴型、橄欖型與“啞鈴 橄欖”型
席酉民:對於企業仿照微笑曲線進行運營的模式,目前也有一些人為之擔心。因為微笑曲線產生於臺灣,而臺灣是一個以加工製造、代理加工為主要產業特徵的地區。如果大家都沿著微笑曲線走,爭做技術研發和品牌、銷售兩端,最後的結果就是放棄製造。對於這樣的聲音,您有怎樣的看法?
印建安:每個企業都需要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微笑曲線不一定適用於所有的企業。這就好比水裡面的魚,青魚、草魚、鱅魚、鰱魚就分別生長在不同的層級,它們適宜的水體分別為下層、中下層、中上層和上層。中國的製造業也是這樣。我們當然希望看到,製造業的某些環節得到提升,但現實情況又往往很糟糕,先天條件不具備。
純粹的加工製造,就如同民工,還需要不需要?當然需要,社會上依舊需要大量民工。如若在某些方面確實有造詣,認準包工頭,只做製造業,不僅收入穩定,壓力也少。所以,對於微笑曲線模式,每個企業都有它自身的一個獨立判斷。對於那些相對走高階並有較好條件的企業,微笑曲線無疑是一種好的發展模式。
席酉民:這就造就了企業的不同發展形態,有的屬啞鈴型,做微笑曲線的兩端——研發和品牌;有的屬橄欖型,只做製造。碰巧昨天我就遇見這樣一個企業,是一家不鏽鋼的加工製造企業,它的市場完全在國外,根本不用跑市場,整個企業沒有一名銷售,全都是人家找上門來。當然,有實力的企業自然也可選擇既做啞鈴又做橄欖的“啞鈴+橄欖”型的企業。
。←蟲←工←橋書←吧←
第40節:企業與管理(6)
“啞鈴+橄欖”型的企業與純製造業的區別在於:(1)品牌價值增加了,因此,企業必須努力樹立品牌;(2)企業還必須做科技研發;(3)製造出最有附加值的產品與服務。可以說,這三點(科技研發、最有價值的產品與服務、品牌與銷售網路)是按照微笑曲線全面整合的“啞鈴+橄欖”型企業最基本的生存點。
印建安:這也是民工與包工頭的區別。市場上選擇民工,甚至連身份證都不用看,因為牆砌得不好,扒掉就完了。可是,如若要選擇一家裝修公司,誰不得問個三五家呢。這就是不同層次對品牌的不同要求。
作為一個製造企業,如若想拿下整個專案工程,首先需要贏得使用者的信任,使使用者相信該企業能夠完成整個系統而不僅僅是其中的某些環節。另外,企業下面還必須有一支穩定的“民工”隊伍。這支隊伍技術必須過硬,他們分別是市場中各價值鏈上最有價值的民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整個供應鏈上擁有領導力和號召力,構築起一個企業的誠信體系。
企業的品牌建設必須得到員工的認可。企業要讓市場滿意、讓客戶滿意,但首先要讓員工滿意,品牌首先是員工心目中的品牌。所以,企業必須給員工一個理由,那就是:員工為什麼要熱愛企業?美國人很愛國,因為美國保護它的每一位公民。電影大片《拯救大兵瑞恩》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為了保護一名哪怕是到了別國土地的戰士,美國不惜動用武力。這對其他國家可能不太公平,但至少給了美國人熱愛祖國的充分理由。
管理層必須首先樹立自己的品牌,廢棄那些冠冕堂皇的話,使用大家能聽懂的語言。在制度面前,領導層要率先垂範。市場上有一本書《走出混沌》,任正非所寫。書中有一個著名的“雷鋒理論”:打少先隊戴紅領巾開始,我們就被告知要向雷鋒同志學習,可是,現實中為什麼雷鋒很少?因為社會沒有給人們一個做雷鋒的理由。其實,從善、向善,是人性的一種本能需求,我們要創造條件,讓人有機會發揮自己的這種本能。 “IBM可以向使用者提供馬桶”
席酉民:讓我們回到微笑曲線的另一頭:技術研發。
中國是“製造大國”。更極端的一種看法是,中國根本不是“製造大國”,充其量是“加工大國”。也有中庸一點的:中國既有來料加工,也有自主製造。
日本一個管理學家放言:日本根本就無須害怕中國崛起對日本的競爭。日本過去是“Made in Japan”,現在製造業來到中國,變成了“Made in China”。同時,日本走到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