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第2/4 頁)
酬金化為烏有時,紅豆滿臉戚然,忽然發瘋似的大吼大叫,聲音淒厲而尖銳,充斥在夜色之中。
緊接著, 她的臉以肉眼可見速度變得蒼老起來,不過片刻功夫,她已是滿臉皺紋,頭髮灰白,變成了另外一個模樣。
在受到巨大沖擊之後,紅豆竟然散功了!此時的她,傴僂著身子,如一個行將入土的老嫗,吊在鐵鍋之上。
她聲音沙啞道,老身不活了。你放開我,讓我去跳崖吧!
我說你真想死,我什麼都不用做,等老鼠咬斷繩子,你就死了。紅豆滿臉蒼涼,心灰意冷道,派我之人,你也認識,正是金陵城六扇門總捕頭,諸葛燒餅!
我大叫道,什麼?怎麼可能是她?
再看紅豆,並沒有回答。在說完最後一句後,她自斷了心脈,死在了鐵鍋之上。
老鼠咬斷了繩索,噗通!
紅豆死了,她臨死之前的話,讓我們不得不對整個形勢進行重新估量,諸葛燒餅這個其貌不揚、武功低微,官職不高的人,竟能支使動夜梟來殺欽差大人。
究竟是有人指使?還是他自己隱瞞了實力?
六扇門斷案三大原則之一,孤證不立。
紅豆已死,僅僅憑她一面之詞,是無法證明諸葛燒餅參與了此事的,而且無論從哪個角度,諸葛燒餅這樣做,都是損人不利己的行為,這並不符合行為邏輯。
如今形勢嚴峻,在“文鬥”幾番交手後,對方破壞了規矩,李牧歌終於下定決心,要以武力來解決這個問題。
按照朝廷規制,欽差出行,若遇到緊急情況,可以最多從臨近府衙之中調派五百兵馬,來聽從其排程,而各地軍方必須無條件服從調派。
於是,李牧歌讓李忠取了尚方寶劍,連夜前往蘇州府,命令蘇州守備率五百兵馬,來協助欽差查案。
本來,這些兵馬可以從金陵守備白有才調撥,然而白有才在金陵早已浸淫多年,若真要對三大家族動手,鬼知道他們中間有沒有摻和在一起,為了穩妥起見,從臨近府州調兵是最佳策略。
蘇州守備收到命令,不敢怠慢,連夜點兵,第二日下午,便率領五百兵馬親自來到金陵,在城門口辦理完相關交接之後,一聲令下,城門開啟。
恭迎欽差大人入城!
在五百兵馬護送下,李牧歌終於正式進入金陵府。知府宋海泉慌了,趁機抓住一個機會問道,李欽差率兵入城,究竟有幾個意思?
我長了個心思,諸葛燒餅都成為可疑物件,那宋海泉又參與了多少呢?於是道,宋大人不必驚慌,欽差大人也許是為了出行安全著想吧。
諸葛燒餅不滿道,他是欽差,在金陵辦事卻用蘇州的兵馬,若真出了事,那到底算誰的?
我看了他一眼,大有深意道,諸葛大人有所不知,前幾日李欽差在夫子廟遇刺,差點喪命於天下第一殺手紅豆之手。
諸葛燒餅反問道,李欽差不是一直在城外嘛,怎麼會在城內遇刺?
宋海泉擺手道,先不計較這些,欽差大人已經安頓妥當了,諸葛大人、閔同知,你們隨我去給欽差大人請安。說罷,帶著眾人前往李牧歌下榻之處。
我沒有跟去,不過據說會談很不愉快,李欽差對金陵城的治安、經濟、金融環境表示很不滿意,尤其是在生絲價格上,金陵官府監管不力,存在著一定的失職、瀆職行為。
官大一級壓死人,何況李牧歌是代表天子出巡?
別看李牧歌看似文弱,但行事作風卻毫不含糊,在金陵城外憋屈了幾日後,一入城便是強勢出擊,將金陵府訓得狗血噴頭。
當夜,三大家族族長收到了李牧歌請帖。
七月初一,欽差大臣都察院侍御史大人李牧歌,在燕子磯設宴,邀請軒轅劍王衝、南盜趙錢孫與謝家謝東來赴宴。
ps:今日是小年,灶王爺要去天庭開年會,你們吃雜麵了沒有?按照我們這裡風俗,灶王爺上天,用玉米、豆子、麥子餵馬,馬吃剩下的磨成玉米麵、豆麵、麥面,做麵條,便是雜麵。
第335章 你怎麼不去搶呢?
燕子磯與採石磯、城陵磯並稱長江三大磯,位於金陵城外幕府山東北,北臨長江,高十餘丈,形如燕子展翅欲飛而得名,素有長江第一磯之美名,乃長江的重要渡口之一,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常臨之地。
我雖在金陵城一年多,卻從未到過燕子磯。此時來之,只見滾滾長江東去,驚濤拍岸,氣勢磅礴,十分震撼。欽差大人在這裡設宴款待三大家族首領,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