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頁)
格很貴的品牌和款式—(非正統)經濟學家稱之為“地位商品”。
對這種透過消費暗示地位的做法,大多數傳統經濟學家採取視而不見的態度。當然了,它們
可能的確不值一提。為什麼呢?因為,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看,對地位的追求是毫無意義的
。地位競爭和軍備競爭一樣,有贏家就有輸家。所以,如果我們確實在意地位,而非滿足欲
望,那麼,經濟學幫不了我們。換言之,我們會在經濟學家的驅趕下,走上一條無益之路。
它們顯然不能提高社會的整體效用性。
商人素來想讓我們對抽空消遣—放公共假期,連休4個星期的年假(哇!),週末不願上班—心
懷愧疚。傳統經濟學—或者說,教科書上的經濟學—有力地還擊了這種糊塗念頭。為什麼?因
為經濟學意在幫助人們最大化效用性或滿意度,你用不著太聰明也知道,閒暇對人來說很有
用。麻煩的是,在傳統經濟學家手裡,閒暇的價值僅體現在初級課本上。這類書的一大潛在
主題便是:閒暇很好,一點兒也不壞,所以我們應該忽視商業宣傳,多多休息。
儘管經濟理論承認閒暇帶給我們的好處,可另一方面,該主張又說錯了一點。理論認為,閒
暇有益,是因為它不工作,因為我們都知道工作讓人不舒服。真是這樣嗎?對一部分人、一
部分工作來說,的確如此,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在大多數時間,工作同樣能帶來效用。實際
上,許多人的個人認同都來源於自身職業。還有,難道經濟學家沒聽說過工作滿意度嗎?他
們當然聽說過,而且很快接受了這個概念。麻煩在於,他們的經濟模型沒聽說過工作滿意度
,而且,大多數經濟學家似乎都忘記了這一錯誤假設給自己建議的政策、做出的預測帶來了
什麼樣的偏差。
經濟學家的模型大多重視諸如需求、供應和價格等因素,而忽視了經濟“制度”所扮演的角色
。這裡的經濟制度,不光指組織,還包括法律、習俗和行為規範,它們圍繞在特定市場周邊
,維持著該市場的運作。
這些東西,經濟學家(以及商人和政治家)在思考受薪勞動力市場中的女職工問題時是看不
到的。婦女們想要帶薪產假?天哪,你就不想想這會給企業帶來多少額外成本?然後企業只
好用提高產品價格的方式來轉嫁成本。的確如此,它們肯定會這麼做。可許多早成定規的長
期慣例,同樣會提高企業的成本,比如每個星期只工作40個小時,年假,長期服務假,甚至
病假。怎麼沒見人對此說三道四?
這裡,人們忽視了一點:上百年以來勞動力市場形成的諸多制度,是為了滿足男性而非女性
的需求而存在的。從前,要是生了女孩,我們甚至犯不著讓她們接受良好的教育,以便能在
勞動力市場中獲得一份高度技能化的工作。可今時不同往日—婦女,她們的家人和納稅人,都
導言:日常經濟學(5)
在為女孩的教育大量投資。是以調整勞動力市場制度,使之適應女性的要求,不僅符合兩性
平等的觀念,也符合經濟學原理。如果你看不出這一點,你就不配做個經濟學家。
我深信,女性在教育上的解放,以及隨後在職場上掀起的女性文化,乃是我們時代最深刻的
經濟和社會變革。誠如我所說,最先觀察、報道重要的社會變化,是記者的特權,本書記下
了我的大量嘗試。我本應把可怕的全球化亦列作本時代的突出發展趨勢,但請允許我把這個
醜陋的字眼放在兩個不那麼叫人反感的標題之下:技術的進步和高度物質主義的興起。
當然了,新技術的話題並不稀奇。自打19世紀初工業革命一開始,更新更好的機器,更新更
好的工作方法,一直在源源不斷地蓬勃湧現。變革的技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這個話題
也不稀奇。技術很好地說明了我的觀點:經濟學中最有影響力、最重大的主題,其尊貴的地
位正是源自它們對我們日常生活的深刻影響。如果你想一想電腦的推廣使用以及近年來通訊
技術的進步,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何等深入而又迅猛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