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往年老闆從來沒有失信過,大家都深信不疑。為此,銷售人員就像充了電的馬達一樣運動起來,到年底,他們果然完成了計劃。可是就在這一年,老闆家裡頻頻出事,先是公司被騙幾十萬,又是老闆的兒子得了白血病,那可是個無底洞,公司一下就垮了。老闆到處借錢給員工發工資,可是這獎金確實無能為力了,老闆也沒有賴大家錢的意思,只是要求暫時共渡難關,等法院追回欠款就兌現。這時候,各個人的本性就暴露無遺。職員甲體恤到老闆的難處,繼續默默無聞地工作。而職員乙則料定老闆死定了,打定主意要走,翻臉就不認人了,逼著老闆要獎金,甚至在大年初一帶著一幫人到老闆家裡大鬧,還打傷了老闆的兒子,終於被送進了拘留所。不久,老闆的公司就絕處逢生,重新振作起來。職員甲拿到了錢,還升了職,而另外那個職員則後悔莫及。 第15條 千萬不要在上司背後評價上司 上司和下屬相比,最發達的器官就是耳朵和眼睛,背後說他的時候,掂量著點。� 人的個性千差萬別,人的喜好因人而異,人的價值觀也可能南轅北轍,所以人們常常彼此互不欣賞,但一個總的人際原則就是求同存異,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捍衛你持有任何觀點的權利。有什麼意見可以當面善意的溝通,切忌背後做負面評價,否則給人一個偽君子和兩面派的感覺,特別是對於上下級關係而言更是如此。任何人不可能完美,上司也不例外,上司不會介意真正出於善意的保留意見,但“不忠”、“兩面三刀”卻是任何領導人都無法容忍的。如果有人在你面前唯唯諾諾,而在你的背後卻嘀嘀咕咕,你會怎麼想?何況你還給這人發薪水,你怎麼願意花錢養一頭長大後會咬你的老虎呢? 如果你真正對上司有異議,一定當面向他反映,只不過注意方式就可以了。你不要以為你在上司背後的嘀咕不會被添油加醋後傳到上司的耳朵裡去,多少人等著去邀功呢。一旦如此,你會賠上你的人品。所以與其在上司背後嘀嘀咕咕授人以柄,還不如當面袒露胸襟,至少不會犧牲你的人品。上司不是老虎,有話好好說。如果你實在憋得難受,幹嘛不去找個沙袋吊起來,上面寫上上司的名字,然後給那個傢伙一頓好揍? [案例] 某職員是一家文化公司的策劃,頗有創意,但他一個不好的地方就是自視清高,常常對老闆的一些方案頗多微詞,有種不屑的感覺。但礙於情面或者習慣,他從來不當面向老闆提出自己建設性的意見,而總是在老闆背後唧唧噥噥,很快被老闆知道得一清二楚,還專門和他談了一次話,客氣而委婉地讓他不妨直言,這時,他又支支吾吾,躲躲閃閃,說老闆的創意盡善盡美。老闆終於不客氣地說:“我請你來是做高參的,不是做好好先生的。”   
做個好下屬(7)
第16條 千萬不要在上司和同事面前擺闊 既然你已經有了一座金山,又何必在乎老闆給你的一隻飯碗?� 無論是在機關還是公司,但凡在一個團隊裡面,都有一個頭,他始終位於金字塔的塔尖,他的威望是不言而喻的。任何一個成熟的職場人士都不會愚蠢到引起頂頭上司的不悅,也會盡量避免讓同事尷尬。但有時候,你會發現上司或者同事突然對你很冷淡,令你百思而不得其解,因為你不知不覺就在一個毫不起眼的地方犯了忌,比如,你一不留神表現得比上司還有錢,你比同事境界都要高。 [案例] 一個女孩出身於知識分子家庭,年輕、漂亮、單純、書卷氣息、富有愛心,畢業後到一家金融機構總經理辦公室做文秘。她工作努力,人緣也不錯,總經理也常常誇獎她。“六一兒童節”,公司發起為失學兒童捐款活動。她是教師子女,對失學兒童非常同情,以前也經常將自己菲薄的零花錢和生活費貢獻出去,現在參加工作了,更覺得責無旁貸,所以她毫不猶豫地捐獻了500元,僅次於總經理、幾個副總和部門負責人,她因此得到公司的表揚。 不久,全國多處暴發了罕見大洪水,公司響應社會倡議,為水災地區災民募捐。在募捐之前,辦公室組織大家看了受災地區的電視錄影資料;畫面上那些災民的苦難深深地打動了這位女孩,她差點哭暈過去了。她拿出了當月的全部工資2000元。第二天,公司大廳門口,張貼起了“獻愛心紅榜”,她的大名居然和總經理並列第一,比幾個副總整整多了1000元,而那些普通員工大多都是20元到100元。在電梯和走廊裡她聽見有人在相互打聽:“這人是誰呀,怎麼那麼慷慨?”她聽了頗有一種自豪感。在早晨例會上,總經理熱情洋溢地表揚了她,幾個副總則不痛不癢地說了幾句,其他人都酸溜溜地表示要像她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