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級非常危險。第一,上級的“傻”,未必是真傻,很可能是大智若愚。老闆之所以大膽地用你,正是因為作為下屬,你有過人之處。第二,上級的“傻”也許是為了考驗你的忠誠、經驗和能力。他裝作什麼都不知道,讓你放手去做,在你做的過程中,將你的有關情況考察清楚。第三,退一步講,如果上級、特別是你的老闆真的在某方面不如你,那也並不意味著你的機會到了。上司之所以是你的上司,老闆之所以是你的老闆,肯定有你不具備的東西,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做你的老闆。 第20條 千萬助你的頂頭上司出色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車頭熄了火,車廂就蹉跎。車頭出了軌,車廂全報廢。 一個部門就是一個團隊,榮辱與共。如果你的上司顯得出類拔萃,那麼你也會顯得出色;如果你的上司混得很慘,你也臉上無光。如果上司“成仙”,你也會平步青雲;如果你的頂頭上司原地踏步,你也大致升遷無望。所以一個明智的職場人士應該隨時隨地想辦法使你的上司顯得出色。如果你有什麼能改善部門工作的主意,一定要讓他(她)知道。幾乎任何一個成熟的上司在升遷後都會關照、提攜舊部的。這個談不上徇私,僅僅因為他已經瞭解你是個優秀人才,不用你用誰? 但有些基層職員缺乏經驗,常常忽視了這一點。還有人認為自己的頂頭上司“幹活少,拿錢多;不幹活,也拿錢。”是踩著自己肩膀往上爬,心理不平衡,於是消極怠工,渾渾噩噩,反正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甚至還有極個別人心理陰暗,認為自己的頂頭上司是自己晉升的最直接的障礙,恨不得連根拔起,於是不惜陽奉陰違,處處和上司玩太極,揹著老闆越級爭功,甚至“告御狀”。通常這樣的努力都會“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因為沒有一個老闆會輕易地相信一個下屬的下屬來詆譭他的頂頭上司、自己的嫡系。任何人都對“犯上”有本能的警惕和牴觸,今天你“反”你的頂頭上司,明天就可能“反”我,我豈能引狼入室呢? 第21條 千萬不要越級活動 胡亂超車要罰款,越級活動要完蛋。 一個公司像一部複雜而嚴密的機器,釘是釘,鉚是鉚,每一個部件都在一個固定的部位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以保障整部機器的正常運轉。雖然一個優秀的員工必須具備全域性觀念和主動精神,但這有個前提:首先保證自己的工作已經圓滿完成。但在企業裡,恰恰有一部分人為了突出自己,老是喜歡搞越級活動,這些人大部分帶有對自己頂頭上司的某種不信任或者不服氣。這樣做的結果是擾亂了公司的正常工作程式,造成人為的關係緊張,反而影響了工作效率,更會影響到自己的晉升之路。記住,有什麼問題儘量和你的頂頭上司溝通,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成為你的頂頭上司的。你上級的上級也不一定完全聽信你的,那等於變相承認自己的用人失誤。 [案例] 一名牌大學畢業生進入一家IT公司,他打心裡瞧不起自己的頂頭上司,那個連電子郵件都不會使用,幹活少,拿錢多;不幹活,也拿錢的傢伙。他認為這樣的人怎麼能夠進高科技公司,怎麼還能夠做他的頂頭上司。所以他對他的頂頭上司常常是冷嘲熱諷,遇到事情也不和他研究,直接去找老闆談。剛剛開始老闆還不介意,時間長了就提醒他不要越級,他卻對他瞧不起的頂頭上司出言不遜,暗示老闆有眼無珠,老闆立即拉下了臉。後來他在工作中處處感到掣肘,終於有一個哥們悄悄地提醒他,他瞧不起的那個傢伙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公司的秘密大股東之一,嚇得他一身冷汗,從此對上司言聽計從、畢恭畢敬。   
做個好同事(1)
在李嘉能教授所收集的案例中,關於同事關係的共有80多個,其中陳雅姿提交的最多,達到16個。她是個人事主管,處於人際旋渦的中心,感慨良多。李教授發現,雖然關於同事的事例不少,而他們的煩惱卻是一樣的,一言以蔽之,正如陳雅姿所描繪的那樣:“我們就像冬天的刺蝟,既想抱著互相取暖,卻又免不了相互傷害。” 的確,同事是每個職場人士朝夕相處的夥伴,他們之間的故事應該是最多的,但他們既不像上下級之間那麼涇渭分明,又不像同學之間那麼純潔無暇,更不像家人那麼無遮無攔。他們就像一支球隊,既要緊密配合,贏得整場比賽的勝利;又要突出表現自己,打出一個個好球,成為喬丹那樣耀眼的場上明星。 看來,這段“職場鋼絲”是非走不可了,那麼如何才能走好呢? 第22條 學會欣賞他人,善於合作 要想1+1》2;就要學會欣賞他人——多誇誇別人,他總不能跟你急。 人是利益動物,趨利避害,名韁利鎖,很難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