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3 頁)
一份正式、委婉而誠懇的辭職報告,感謝公司的栽培。其次,必須站好最後一班崗,絕對不能在最後時刻放鬆自己。第三,對任何人都不表示異議,好合好散。第四,最忌諱的是預測公司前景黯淡,甚至預言一旦自己離開公司,地球就不運轉了。第五,在離開前不要利用工作時間給親朋好友打電話炫耀自己已另謀高就,一副得意忘形的樣子。第六,不要拿走公司的任何資料,甚至連一支鉛筆、一個圖釘也不要帶走。第七,對於接替你的新人,扶上馬,送一程。最後,不要嘗試“一錘子買賣”,設想利用最後一次機會大撈一把,帶走公司的商業機密,那將不僅僅是道德問題了。  
做個好職員(14)
第65條 離開後千萬不要詆譭前公司 就算沒有天長地久,也算是曾經擁有。黑暗中也有光亮,殘酷中也有美麗,多想想這些光亮和美麗吧! 離開一個公司不外乎以下兩種情況:主動離開和被動離開,或者可以更加形象地說是開心地離開或者傷心地離開。那麼對於離開公司的人士,如何評價以前的“東家”,是衡量一個職場人士是否成熟的重要指標之一。最好是正面或者不要評價自己的老東家,相聚就是緣份,再怎麼說也算是曾經擁有,也許你自以為評價得公正客觀,但一個當事人是很難完全客觀的,尤其是那些或多或少帶有怨氣離開的。還是那個“職場資信”問題,一個人離開公司就立即詆譭前公司的行為只會給他的“職場資信”減分,職場是一個動態的、延續的過程,行業內也是互通有無,一個新東家絕對不會對一個動輒詆譭前東家的員工毫無禁忌。 [案例] 某職員是一家食品公司的銷售人員,在公司能力平平,長期業績都是處於末流,公司考慮到他資歷老,年事已高,“沒有功勞有苦勞,沒有苦勞有疲勞”,對他網開一面,讓他兼任部分外勤工作,所以沒有嚴格地按照“末位淘汰制”讓他出局。 一次,他總算遇到一筆大單子:他的一個遠方親戚找到他,要求進一大筆貨,但條件是代銷。按照公司的規定,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但那人一番甜言蜜語,一番打點,他便深信不疑,在公司裡向他的親戚擔保,但憑他的經濟能力,他是無法承擔這幾十萬的貨物風險的。他急於求成,便天天纏著老闆,以自己的人格做擔保。老闆見其誠懇,終於鬆了個口子。誰知道他的親戚是個騙子,拿了貨以後就翻臉不認人,遲遲不打款過來,公司責成他去追貨款,而他拿了人家的好處,口氣哪裡硬得起來?最後公司只好報了案,那人消失得無影無蹤,公司便讓他下崗,只發基本生活費,什麼時候追回貨款什麼時候回公司上班。按理說,公司對他的處理已經非常寬厚了,但他不但不反省自己的過錯,反而覺得公司不仁不義,從下崗的那天起,便四處詆譭公司領導的聲譽,甚至捏造事實,說公司大量使用變質、低劣原料生產食品等等,造成公司巨大的經濟損失,公司終於忍無可忍,最後司法介入,讓他嚐到自己釀下的苦果。 第66條 好馬也吃回頭草 “反芻”越嚼越有勁頭,“回鍋肉”越吃越有味道,第二次握手更明白友誼,破鏡重圓更懂得珍惜。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卻有重逢的燦爛季節。 不管是什麼原因離開一個團隊,那終究是你的一段職場經歷,也是你生命中不可抹去的記憶,再怎麼灰暗,總有你值得留戀的地方。儘管你已經不是他們的員工了,可大家畢竟共事一場,還是朋友,所以經常打個電話或寫封電子郵件,或者親自回原單位與老同事、老領導們敘敘舊,應該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能進能出,能屈能伸,這才是一個成熟的職場人士的基本素質和做人的風度。這個世界說大也大,說小也小,說不定哪天,兩個分別多年的朋友就不期而遇了。何況在職場,何況在圈子小得多的某個行業。中國的那句名言:“好馬不吃回頭草”已經嚴重過時了。形勢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當初離開也許是因為“草”不對我的胃口,當它已經符合我的口味時,為什麼我不吃“回頭草”呢?沒準“回頭草”更好吃呢!這和氣節根本就不搭界。 [案例] 一位優秀的職業足球教練,自從接手一支毫無進取心的球隊以後,就一直焦頭爛額,為什麼呢?因為俱樂部高層實在是急功近利,為了獲取好的名次,老是干涉他的工作。一些能力平平的球員憑藉關係硬塞進首發陣容當中,一些已經被證明是平庸的教練也被派來“配合”他工作,他先進的足球思想和戰略戰術總是被這些“婆婆”們大打折扣。每次比賽,高層既想求勝又不讓他放開手腳,他就這樣“帶著鐐銬跳舞”,稍微大膽進攻,就被指責為冒進,好幾次都是先進了球,立即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