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次精神之旅做鋪墊,突然覺得以後的行程都將是如履平地。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我面對面地閱讀了60位經歷不凡的老人的一生,這是何等幸運,何等幸福,何等令人知足。
作為一名知識女性,人到中年才開始關注中國的抗戰以及抗戰中的女性,雖然晚了些,但是卻堅持著走完了這段艱苦的尋訪歷程,堅持著補完抗戰歷史這堂課。這均因被這些耄耋之年仍堅持自己信念的老人們的精神所打動。
算是一種自省和告慰先烈的方式吧!
山東名士辛鑄九為蔡公時收屍
正值國內新舊軍閥混戰,奉系軍閥張宗昌在山東的統治危機四伏。1928年5月1日,蔣介石、馮玉祥各路大軍分途進入濟南。日本政府迅速調駐天津、青島及在本土的第六師團等軍隊到濟南。蔣介石被日軍的公然挑釁嚇倒,按照日軍的指令撤出濟南城區,嚴令取締一切反日活動。張宗昌投靠了日本,日軍侵略氣焰囂張。
5月3日,一個日本武官信步走出日本駐濟南的領事館,他走到一名正在值勤的國民黨士兵面前問:“為什麼不向我敬禮?”士兵明明剛剛給武官敬過禮,他用狐疑的眼神看著武官回答:“我敬禮啦。”日本武官猛然發火道:“我們是來保護僑民安全的,功勞大大的,你作為軍人蔑視我的存在,我看你就是個刁民,你說是不是,回答!”士兵忍住沒有吭聲。兩天前,士兵們就接到了“忍辱負重,不與日軍相爭”的嚴格命令。然而日本武官卻沒完沒了,他那毫無由頭的憤怒似乎一定要得以發洩,他動手毆打士兵。士兵忍住怒火只能躲閃不語。這時,不知何處傳來一聲槍響,日本武官頓時聲嘶力竭地高喊“中國士兵向日本國開槍了”!!
這顯然是一場有預謀的滋事。早有準備的全副武裝的日軍立即傾巢出動。正行走在濟南街道上的居民,還未及弄清發生了什麼事,頓時遭到血肉橫飛、屍體遍地的悲慘噩運。混亂之際,日軍順利地將一千餘國民黨士兵繳械。士兵們的吶喊被淹沒在不戰而敗的冤屈裡。僅用了半天,日軍便成功地佔領了濟南城的重要部門:郵政局和電報局。當夜,日軍強行繳獲了國民黨駐濟交涉署人員的槍械,並將戰地政務委員會外交處主任兼山東交涉員蔡公時等17人殺害。日軍在濟南的暴行,史稱“濟南慘案”,亦稱“五三慘案”。
軍隊失去了武器,大批士兵成了戰俘,無力再保護這座有著濃厚的傳統文化特質的城市。悲愴的濟南市民們,大都逃難去了。躲在家裡的,也都不敢上街,昔日繁華熱鬧的泉城被一片恐怖代替。
天漸漸黑透了,從大明湖畔的一棟樓房裡,走出一名身材高大、身穿長袍、氣質儒雅的中年人。一名10歲的小女孩拉住他的手說:“爺爺,害怕!”中年人彎下腰親了親小女孩的臉,說:“淑荷,不怕。爺爺出去辦點事就回來。”一名30歲左右的男人把女兒淑荷攬到身邊,關切地問:“一定要去嗎?這真的很危險啊。”中年男人神色凝重地嘆了口氣叮囑道:“葭舟,別擔心我,照顧好你母親和孩子們!”
藉著黑夜的掩護,中年男人躲開日本軍隊的層層控制,悄然來到白天17人遇害現場。他很快找到了朋友蔡公時的遺體。只見死者的耳朵和舌頭都已經被割掉,面容雖已模糊,卻仍是怒目圓睜。他能想象出,他所敬重的好友蔡公時面對日本兵的殘暴,如何痛斥他們的侵略行徑,如何激怒了日本兵,從而遭此下場。他在蔡公時遺體前默立一會兒,拳頭暗暗地握緊,他決定掩埋這位到死都不屈服於日本人的錚錚鐵漢。
為蔡公時收屍的人,是濟南名士辛鑄九。時年48歲的辛鑄九是清末舉人,祖籍山東章丘縣。1915年,他任益都師範校長,1919年被選為山東省議會議員。1923年他任峰縣縣長,曾妥善處理了震驚中外的臨城劫車案。後任清平縣縣長。回濟南後,任山東省商會會長。他的兒子辛葭舟,1924年畢業於北京朝陽大學法律系。大學畢業後,在江蘇淮安工作了兩年。日本人大舉攻進濟南這年,葭舟剛調回濟南,在山東建設廳財政室任科員和視察員。
辛鑄九處理完蔡公時的後事之後,頗有感慨地告誡兒子:“咱家在濟南府地位不低,財產不少,所以別管他什麼國民黨、共產黨,咱什麼黨都不參加。但有一點,咱得支援抗戰,不管共產黨還是國民黨的隊伍打日本,咱都支援,不然,老百姓沒法過日子。”
張宗昌倒臺之後,韓復榘當了山東國民政府主席,山東卻還是被日本人牢牢掌控著。韓復榘很看重辛家父子的才華和影響,辛鑄九除了繼續當山東省的商會會長,整天忙於捐助活動。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