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阿生啊,小孩子家帶出去走走看看總是好的。”張家阿伯幫徐元佐關說道:“你兒子膽子小,見了人口都不敢開,這怎麼行?多帶出去見見世面就好了。”
徐元佐臉上一紅。他的確不怎麼叫人,一來是他總覺得朱裡這邊的鄉音有些詭異。二來也不知道該叫什麼,生怕叫錯了惹麻煩。三來嘛……之前的徐元佐徐傻子也從來不跟人打招呼。
有張家阿伯開口,其他鄰居自然紛紛幫腔。
徐賀想想帶個兒子去郡城也不會增加多大負擔,又想到可以父子親近親近,彼此瞭解——主要是他想了解兒子到底哪裡學了看賬的本事。在一眾鄰里的幫勸之下,便鬆口道:“你若是亂說亂做不聽話,我就將你丟在河裡!”
徐元佐恨不得給父親一個白眼,卻只能唯唯諾諾道:“肯定聽爹的話!”
一時皆大歡喜,大家再次將注意力放到了吃席上。
賓主盡歡。
徐母自然是將這一幕收入眼中,雖然不喜歡兒子到處亂跑,卻也沒什麼不同意。
江南民風開放,都以出門長見識為榮。而且水陸交通便捷,以前鬧倭寇的時候還有些不方便,現在天下承平,出門也沒什麼風險。
徐賀在家裡休了兩日,等吳家的船空出來,便帶上徐元佐前往松江府府城。
吳家這船是沒有篷子的小船,乃是江南常見的家用船。此船可以載運少量的貨物和三五位客人,常常是在大船過不去的水道當做擺渡,或是去湖裡給大船送給養。
如今到了十月,澱山湖上吃蟹賞月的客人很快就要多起來了,正是吳家一年中最掙錢的時候,所以趕著空將船借給徐賀,關照他早點回來,以免耽誤了生意。
徐賀本來也不打算在府城多呆,正是去去就要回來的。當下借了吳家的船,晚上早早上床,天不亮就把徐元佐從被窩裡提溜出來:“自己鬧著要去郡城,卻有臉賴床不肯起來!”
徐元佐睡眼朦朧,看看外面天色藏青,著實有些意外。
徐賀本也不是勤勞的人,但是此去松江府城有八十多里水程。若是熟練船工,一個時辰能航出四十里,這點路不過是半天光陰就能到的。徐賀卻沒這個本事,若是想早點趕到松江辦事,還得早點動身。
徐元佐下樓的時候,徐母已經準備好了早飯,破例給他煮了一個雞蛋。姐姐正那松枝纏繞火把,去插在船頭方便照明。
“快些!”徐賀不耐煩催到。他已經坐在了船後,背靠直板,腋下夾著舵柄,腳踩掄漿。
在江南划船就跟北人騎馬一樣,從小耳濡目染,看也看會了。
若是在外面,徐賀當然不肯自己划船,這實在有失顏面。不過回到家裡,尤其是沒有賺到錢回到家裡,自然是沒有擺闊的資格。
徐元佐這還是第一次坐船出遠門,心中頗有些新奇。他下了船,只是看了看艙位就覺得比父親回來時候搭乘的大船要寒酸許多。再加上天色尚暗,河道里黑黝黝一片,即便是在火把之下也沒什麼風景好看,索性往艙裡一縮,和衣而臥,打滾補眠。
徐賀打了個哈欠,本想罵上兩句,最終還是撇了撇嘴,沒有做聲。
小船在水道中激起水花四濺,嘩嘩地飛速前行。
=======
求個票~~求個推薦票~~~~
另外,書友群193761120,歡迎來玩。
第十五章 面試機會
這座俗語中所稱的“郡城”包含了松江府和華亭縣兩套行政班子,城周九里一百三十七步。饒是如此寬廣,仍舊不能滿足日益增加的經濟需要,所以城外有廂,再遠些還是鎮和市。
嚴格來說,朱裡其實也只能算是市,還不能算鎮。
徐元佐聽到岸上口音嘈雜,連忙從船艙裡出來,卻發現已經過了水門,頗為懊惱。他回頭望去,只見高達丈餘的城牆包了青磚,頗為壯觀,此刻正緩緩朝後退去。再掃視河岸,卻發現城裡雖然人多,鋪子卻是不多。
難道松江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經濟繁榮?
難道隆慶真的是資本主義的萌芽,要想看到繁花似錦、烈火烹油還得熬到萬曆年間?
徐元佐一時有些恍惚,對自己的人生頓生疑惑。
徐賀還以為徐元佐從未見過這番世面,已經被嚇傻了,心中不免快意,道:“松江還算不得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好地方。浙江南直的杭州、蘇州,山東的臨清,那才是真正的煙柳繁華之地。”
徐元佐略微拾回了些信心,不管怎麼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