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導強健的生命觀,滿足廣大讀者對醫藥、衛生、保健資訊的需求。十年走過,健康時報碩果累累,不僅刊發、積澱了大量防病、治病、指導健康生活的文章,更因此而擁有了大批忠實的讀者。許多讀者長年訂報,集報剪報,十分感人。
讀者對健康知識如飢似渴的需求,我們每每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我們深知,這些熱心讀者所反映出的僅僅是冰山一角,對健康知識的渴望是廣大讀者普遍的需求。然而,十年文章浩如煙海,大量優秀的作品湮滅於時間的長河,十分可惜。
在健康時報迎來十年社慶之際,為了回報讀者長年對報紙的關愛和支援,我們對十年間刊發的文章進行大回顧、大梳理,對其中指導性強、實用性強的各類文章精挑細選,又分門別類,推出這套叢書。
需要說明的是,叢書所選文章集中體現了健康時報服務性、實用性的內容定位,是健康時報指導公眾健康生活這一職能的延續和深化,而新聞性較強、具有時效性的文章則不在本叢書所選範圍之內。
叢書能順利出版,我們首先感謝十年來熱心健康事業、傾注心血為讀者撰寫科普文章的廣大作者,感謝他們對健康時報工作給予的大力支援,感謝他們在大眾健康教育領域做出的卓越貢獻!十年的稿件,精彩紛呈,但由於受字數限制,選稿工作對每一位叢書主編來說都是一次痛苦的經歷,取捨之間實在難分伯仲,不得不忍痛割愛。對於文章未能入選叢書的作者,我們在此也深表敬意!
由於時間久遠,許多作者已聯絡困難,選用其文章,我們無法做到一一致函通知徵詢。為此,我們採取了在健康時報刊發《稿件使用通知函》、在健康時報網站集中公示作者及作品名錄的辦法(見書後的“特別說明”)。此項工作肯定有諸多不到之處,對於給作者帶來的不便,我們在此深表歉意!
叢書的順利編輯和出版,幾位編委自然不敢貪此天功。她是凝聚了十年來健康時報所有領導和採編人員的心血之作,他們其中的一些人已離開健康時報。因而,對所有為健康時報的發展付出心血的前輩和同仁,我們在此也謹表敬意,並深致謝意!
叢書的出版僅僅是一個開端,以後我們將根據讀者的需求,對健康時報十年來的優秀稿件,以及未來報紙所有優秀的稿件,繼續進行系統深入的開發和編輯,力爭為讀者獻上更多、更好的指導健康生活的精神食糧,把“中國人的健康顧問”做到家!
孟憲勵
健康時報總編輯
Part1 心中有愛更健康 (1)
多給老人一些夢想
幾年前,我所在的華夏藝術團服裝模特隊到一家美國養老院義演。這是一支業餘的服裝表演隊,我們都是媽媽級演員,成員有公司經理、醫生、護士、軟體工程師、家庭主婦等。
那天帶去的舞蹈節目有《梁祝》、《茉莉花》等。我們的舞臺是候診大廳,觀眾多是近百歲、超百歲的人,他們幾乎都是坐在輪椅上觀看演出的。
每個節目都引來雷鳴般的掌聲和情不自禁的讚歎,讓人難以想象平時行動遲緩,目光和表情都有些呆滯的老人們,竟有如此熱烈的反應。
演出結束時,我們多次謝幕。臺下的掌聲一陣高過一陣。臨走時,老人拉著我們的手依依不捨,反覆問:“你們什麼時候再來?”
還有一年聖誕節,演出結束時,一位美國老太太含著淚拉住一個隊員的手說:“常常來看我,好不好?我的親人好多年都沒有來看望我了,我把這些首飾都給您。”那個隊員和她淚眼相望,說:“我們會常來看您,可是,我不能收下您的首飾。”
那天,當大家準備離開時,這個老太太仍在哀泣:“不要走,不要走,走了你們就不會再來了。”她任性地把首飾擲在地上,珠寶落地的脆響和老人家的哭聲交織在平安夜的鐘聲裡,揪痛所有人的心,隊員們沉默地走向停車場,沒有一個人敢回頭。
據報道,美國老人院半數以上的老人,從來就沒有過一次親友來訪。美國作家和哲學家阿瑟·布勞裡克在其《人間指南》中指出:“死,無疑是痛苦的,然而還有比死更痛苦的東西,那就是等死。”
美國有一種“善終服務”的機構(Hospice),不治之症的晚期病人在那裡等待往生。許多剛失去親友的人都去那兒做過義工,一方面給日薄西山的生命帶去歡樂,另一方面給自己一種安慰,平復喪失至愛親朋的心靈創痛。
雖然當醫生總要面對死亡,去Hospice當義工還是給我許多感受。我原來一直以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