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也收不到到你們的廣播訊號了。”
“是嗎?好吧,那我能向你補充後來的情況。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可我還是瞭解大部分情況的。當時有5%的核武器擊中了目標,一枚從核潛艇上發射的核彈摧毀了華盛頓特區,那是當時美國政府的所在地。還有一批落在新墨西哥州、亞利桑那州及其他地方。其實這不算是一場大的核戰爭。總共只有15枚核彈頭擊中了目標,造成的後果就是那麼多。在那之後……”
她停了下來,向杯中凝視著,然後說道:“哼,事情變得很糟了。有許多人受輻射影響病倒了,人們很難往這些城市運送食物了。而這場戰爭的發源地,原本盛產石油的近東再也不出產任何東西了……再往後又是愛滋病。桑迪,愛滋病真是害人不淺吶。這種病在當時的美國各地大肆流行。許多地方的情況是,這麼說吧,沒過多久人就統統死光了。抗愛滋病的疫苗製造出來之前,人們就把感染者都送到非洲等死,反正那兒人人都要死了。不僅僅是因為愛滋病,還有瘧疾、傷寒,甚至只是由於飢餓。”她的表情很悲傷。“原先的人口是現在的10倍。現在的非洲已是荒無人煙了,全世界也只剩下5億人。而戰前像中國或印度一個國家的人口就比這要多得多了。”
“你是說死了50億人?”桑迪急促地問。
“桑迪,”她理性地答道,“哪怕他們當時不死,也活不到現在。而且……”她頓了一下,突然爆發了,“該死的,他們罪有應得!統統如此!我不能原諒他們的就是他們讓我們與大空永遠無緣了!
第十一章
由於人類在太空中的一些早期行為,他們一直被禁錮於地球表面,不能向外太空發展。人類最終被自己的成功擊敗了,這在他們的歷史上是頻頻發生的。第一批火箭抵達地球低空軌道後,太空中就開始出現從火箭機身上剝落的碎片。到1980年,已形成固定軌道的就有7000多件物體,從太空行走的宇航員不小心掉的扳手,到汽車車廂大小的廢棄燃料箱,五花八門,什麼都有,體積最小的只有棒球那麼大。當時,要想進行任何火箭發射,都要花費整整一天的時間用電腦計算出一條合適的軌道,以避免與某塊急馳而過的大空垃圾發生災難性的碰撞。大塊物體的定位還算容易,體積過小而難以發現的小塊物體才是真正危險的殺手。當時已知至少有五六顆執行當中的人造衛星被損壞或摧毀。地球低空軌道中的任何金屬碎片,在高速飛行狀態下,也能刺穿乃至摧毀一顆人造衛星。這只是個開端。後來又發生了星球大戰。有些人認為主動戰略防禦系統發揮不了作用。不幸的是,事實剛好相反。戰爭結束後,成千上萬報廢的鐳射槍、被擊毀的人造衛星、反導彈系統、爆炸後的導彈碎片充斥了低空軌道空間,形成高速運轉、密不透風的垃圾雷區,太空航行當時剛剛起步,便不得不戛然而止了。有的地方垃圾的厚度比其他地方要薄一些——危險最小的地方是在地球的兩極上空,可就算在最薄的地方,也只有全副武裝的人造衛星才有望透過,並且,由於自身重量加大了,發射時又不能憑藉地球自轉之力,因此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就算是這些人造衛星,一旦其反射鏡撞上金屬、塑膠或油漆的碎片被打得坑坑窪窪,從而使得儀器溫度過高而損壞,它們的運轉也會停止。從那以後,再也沒有載人宇宙飛船進入過太空。這類發射從來沒有成功過,並且,在五六十年之內,這種可能性都不會有,除非等到太空垃圾都分解掉了,而那需要幾百年的時間。
元老們認識到人類對太空及一切與太空有關的東西有著如此強烈的渴望。這對他們而言是個好訊息,因此他們決定批准小分隊前往約克共和國。
這個決定從登陸船上由譚亞轉達給波麗,波麗的前臂開始躁動不安地抖動著,這是她接到訊息時的一般反應。“可是元老們怎麼沒指示我們誰去誰不去?”她抱怨道。
“這個嘛,”譚亞自以為是地說,“看來要你來決定了。現在再去詢問他們是不可能的了,飛船已經航行到地球的另一面,已經聯絡不上了。”
波麗關掉無線電,臉色陰沉地看著歐比耶和桑迪。“事已至此,”她宣佈,“讓我想想,歐比耶,你是我們的宇航專家,所以你必須去。”
“哦,討厭!”歐比耶咕噥著,“你是說我要一個人去,和你們分開嗎?”
“當然不是,要是你一個人去,做起事來就會不負責任,丟掉了成年海克利人的謹慎,我會陪你一起去。”
“不,我想有個朋友一道兒去。”他用英語說,“我想讓桑迪和我一起去。”
波麗怒目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