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4 頁)
的百姓殺了個片甲不留,師傅他……真是枉自送了自己的性命……唉……”,說到此處,語聲不由哽噎。
唐菊淚如泉湧,說不出話來。蘇徵整理了一下情緒,接著道:“我四處尋找,不見師傅的屍身,只能趁夜盜了師傅的頭顱逃出城去,想你定是跟張繼昭在一道,只得勉強放下心來,連夜將師傅送歸青城……師妹,當日你究竟去了何處?”
唐菊抹乾眼淚,答非所問道:“我大哥呢?”
蘇徵嘆了口氣,說道:“本門與情劍門淵源極深,歷來形同一家。大家將你爹下葬後,宋兵已侵至青城,情劍門的掌門李一劍報仇心切,帶領幾個兄弟暗殺了好些宋兵,後來事情敗露,宋兵大舉拿人,此時大師兄卻與李一劍發生了衝突,宋兵還未到,咱們自己人卻已經大打出手了。”
唐菊驚道:“怎會這樣?”
蘇徵道:“一切都是你二哥在暗中搗鬼。大師兄性子持重,原本打算探聽清楚情形,再想法子為師傅報仇,因此吩咐大家不可輕易生事。但二師兄卻暗中在李一劍跟前煽風點火,說大師兄是想趁機奪取唐門門主之位,還說他涼薄無情,連情劍門也想一併吃掉,才故意坐看情劍門的人暗殺宋兵。
李一劍與師傅感情本來就好,性子又衝動,再見你二哥言之鑿鑿,心下更無疑慮,帶領門人便要拿你大哥問罪。當時國破家亂,人人情緒都不比平時,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恰在此時宋兵又將逼至,情勢千鈞一髮。大師兄權衡利害,被迫當眾自刎,以示清白。臨終留下遺言,希望大家保住兩派基業,不要盲目復仇。”說到此處,硬漢也難忍淚灑杯中,連忙仰頭將一杯淚酒倒進喉中。
唐菊聽得傷心震驚不已,遲疑道:“二哥他……竟對大哥……,現下唐門是誰作主?”
蘇徵烈酒暖胸,忍住一腔悲憤,繼續道:“還能有誰?當初李一劍眼見大師兄自刎,便已明白真正想要謀奪門主之位的奸人是你二哥!但大錯已然鑄成,悔之晚矣,於是仰天大哭,發誓要刺殺宋兵主帥,替你爹與大師兄報仇雪恨。那日宋兵大肆燒殺,兩派遭受重創,屋舍典籍化為灰燼。我與三師兄、七師兄、八師兄看不起二師兄行事陰辣,便跟著李一劍等數名情劍門的好手前去刺殺宋軍主帥王全斌,誰知等我們歷經艱險終於等到刺殺機會之時,那王全斌卻早已設好陷阱,就等我們往裡鑽,這一仗所有同去的兄弟盡皆戰死,偏我命不該絕,從死人堆裡又活了過來,被迫逃離蜀中。
情劍門經此一役,元氣大傷,三套劍法全部失傳。後來還是李一劍有個在峨嵋派的親戚不忍見情劍門就此滅門,將峨嵋派的*劍法傳給情劍門的門人,又在峨嵋派的祖師手稿中整理拼湊出來部分墨劍套路,勉強湊足一套劍法。
哎………!那情劍門的越女劍法原本與峨嵋派的*劍法同出一源,墨劍也有幾成流傳下來,總算不幸中的大幸。只不過鎮派劍法十三路‘情劍’卻就此失傳了。”
唐菊強忍悲傷,沉默良久,泣道:“怎會這樣……怎會這樣……?”
蘇徵嘆了口氣,接著道:“我曾聽李一劍講過情劍門的來歷,據說開派祖師當年曾東渡扶桑住了三年,似有傳人,唐末時還曾有扶桑人不遠萬里前來青城找情劍門人切磋印證。只可惜如今的蜀人過得苦不堪言,若能苟活下來,已要謝天謝地,誰還有心思去海外小島尋找本門劍法?我原以為你跟張繼昭平安隱居去了何處,誰知他竟也這般福薄……若他還在,起碼‘情劍’能得以傳下……,不過這孩子與他長得倒是很像,他若泉下有知,一定也會覺得欣慰了!”
唐菊心下一動,竟似喜歡被他這樣誤會,當下也不解釋,只將手中已捏得發熱的酒慢慢喝乾。卻聽唐承歡插言道:“張叔叔不是我爹。”
兩名大人聞言一怔一驚,蘇徵奇道:“那你爹是誰?”
唐菊生怕唐承歡不知輕重道出身世,連忙喝道:“歡兒不許胡說。”
唐承歡卻笑道:“張叔叔確實不是我爹嘛。我只有娘,沒有爹!”張繼昭雖然對他向來言語平和,但他卻總覺得對方的眼神複雜難測,瞧得他十分難受;眼下這名男人舉止雖粗魯,但目光清澈,教他好感頓生。
唐菊未料他是這般回答,眼眶為之頓紅。蘇徵暗罵自己絮叨,大叫道:“掌櫃的,你藏的那壇劍南燒春哩?怎不拿來,難道今晚贏的錢還不夠你多買十壇八壇麼?”
那掌櫃的做夢般發了一筆橫財,正靜悄悄侯在一旁神遊天外,忽聽他叫喊,連忙起身賠罪道:“小老兒真是老糊塗了,忘記蘇官人乃是蜀人,該打該打。”說著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