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4/4 頁)
憑著自己的經驗,寧採臣也敢拍著胸脯打包票,這種水稻的單產很是很驚人。
提高糧食單產是個什麼概念?假設一畝地增產十斤,一萬畝增產那就是十萬斤。假設興漢軍治下的荊州和益州引種這些良種作物,不言而喻對於糧食產量增加具有何等意義,這樣的革新無論怎樣加以歌頌都不為過。意識到陳涼吩咐的事情可能有了眉目,寧採臣心潮澎湃,勉強壓抑著那顆砰砰亂跳的心,派人找到了在附近田地裡施肥的一名老農。
見了這位本地農夫的面,寧採臣馬上客客氣氣地施禮說道:
“這位老人家,不好意思打攪您了。敢問老丈,這田裡的稻種是從何而來?”
這名五十多歲年紀的老農夫赤膊著上身,他的下半身只穿一條牛鼻褌,頭上戴著竹篾編成的斗笠,不顯瘦弱的身軀被陽光曬成古銅色。
聞聽寧採臣的問話,剛放下手裡糞勺的老農露出了憨厚笑容,說道:
“哦,俺們都是從鎮上農資站賒銷來的。”
猛然聽到一個陌生的名詞,寧採臣楞了一下神,跟著追問說道:
“農資站?那是何地?”
這時,老農打量著對面的一行人,像是恍然大悟般指點著說道:
“噢,俺知道了,你們都是外地人吧!”
“是啊!我們是從荊州遠道而來。”
寧採臣的彬彬有禮博得了老農的好感,他頷首笑道:
“呵呵呵呵,農資站是專門售賣種子、農具和肥料的去處,俺們本地人憑著保甲證賒欠下來,秋後以後再用收上來的糧食償還。”
聞聽此言,寧採臣已經知道該怎麼著手了,再度躬身施禮向老者道謝,說道:
“謝過老丈指點,小子們就不打攪您了。”
轉身離開梯田,寧採臣低頭沉思不語,精力充沛的楊毅則拉著身邊的一位同僚開了腔,說道:
“我說鮮于大人,咱們這一路上你都一聲不吭的,難不成是有啥心事?”
陡然被楊毅這個楞頭青點名到了自家頭上,鮮于閔在驚異之餘,只好哭笑不得地說道:
“非也!在下本就不通農桑稼檣之事,再者,再說此行寧參軍才是做主之人,在下也不便開口啊!”
楊毅這個大大咧咧的傢伙是天生自來熟,他不依不饒地拽著鮮于閔,辯駁說道:
“哎,鮮于大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