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1/4 頁)
,一日三餐都要靠林旭安排包伙的酒樓飯莊按時定量送到門房,經人轉交給陳涼。
衣食無憂,又閒的無事可做,陳涼大把空餘時間都用來讀了小說。正如林旭所預料的那樣,他最喜歡的一部書就是《三國演義》,名著就是名著,自有不朽的藝術魅力。
俗語說,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三國演義》這本書名為演義,包含的內容許多是切合實際情況的經典戰例。
這一次陳涼奇襲江陵的靈感來源,正是來源於這部林氏刪節版的《三國演義》,呂蒙白衣渡江奪南郡,關羽大意失荊州的那一段故事。
儘管在地球上的中國,這段關雲長敗走麥城的故事是家喻戶曉的典故,被各類戲劇演繹了無數次,民間不識字的老農都能滔滔不絕地講上一通,但是在這塊片界情形大不相同。
大秦帝國一統江山的千餘年,位於整個帝國腹心地帶的荊州地區太平無事,從沒發生過什麼像樣的戰事。因而,在這塊片界中,陳涼才是第一個動念靠詭計奪取江陵的人。這次師法書中東吳大將呂蒙故智,陳涼替自己一行人披上了商旅的偽裝身份,嚴令私軍成員只能待在船艙中不準外出活動,此後又大把撒錢打通了一路上的檢查環節。
這一路上順風順水,沒有絲毫波折,反而叫陳涼覺得鬱悶了。枉費他構思了那麼多應變之策,結果毛都沒用到就已經到了正地方,真是白費心血呀!
幸好陳涼的一番抱怨只是在心裡嘀咕,並未說出口,否則被兢兢業業服務了全程的林旭聽見,非得氣出個好歹不可。
什麼叫身在福中不知福?陳涼這一路航程,林旭都在暗地裡保駕護航,他聯絡大江龍君敖平負責平息船隊經過的江面風浪。途經武昌時,敖平還特地在江岸升起一層濃霧遮掩水中船隊行跡,當日攔住船隻的一小隊水軍是私自駛出營寨撈油水的兵痞,根本沒有認真檢查的意思。換作是正規水師出動,哪怕只是做做樣子也要翻查一下船艙,陳涼還敢指望他那點小九九不露餡嗎?
如果缺了這些便利,別的事情且不說,單憑陳涼手下這一群沒下過水的旱鴨子在船上逛蕩兩天,絕對是得吐的翻江倒海四肢無力。估計這幫傢伙下地的時候都該暈路了,何談奇襲江陵,還是趕緊找地方養病吧!
無知是幸福的,對自己可能遭遇的艱難險阻全無知覺,陳涼在登岸後,居高眺望著不遠處的江陵城。跟在他身旁的幾個隨從,其中一人出聲說道:
“哥,你這法子能行嗎?”
。
卷一
113渡江·書·
'更新時間'2011…09…2111:00:01'字數'3388
早在安州開始招兵買馬之初,陳涼便意識到不能自己沒有嫡系人馬幫襯著,全憑一幫僱傭軍,只怕事到臨頭難免樹倒猢猻散。於是,他派人到老家送信,連帶把陳氏一族中與己交好的兄弟叔侄都叫來軍中任職。如今正因為在軍中陳涼有了這批知根知底,同時又是血脈相連的中下級軍官搭建部隊架構,他才敢於以身犯險賭上這一把。只靠那些用金錢招募來的亡命之徒和流氓痞棍,半路上一鬨而散不是笑談,更有甚者,個別心思歹毒的傢伙想直接綁了陳涼送往官府領賞,那也未可知啊!
聽到身邊族人的詢問,陳涼笑了起來,扭頭望著這個靦腆的十五、六歲少年,說道:
“俺覺得一定能成。三兒,你怕了嗎?”
“叔,俺不怕。”
聞聽此言,陳涼搖了搖頭,說道:
“初生的牛犢不怕虎啊!你是不怕,叔真有點怕了。”
這時,少年陳信露出難以置信地表情,他瞪大了眼睛,說道:
“叔,你咋能害怕咧?”
略為停頓了一下,陳涼笑了笑,說道:
“叔不怕死,但俺怕連累到你們,可能還有咱們全族的人。”
謀逆造反,十惡不赦。上位者為了鞏固統治,對謀反者的懲處是最為嚴厲和血腥的,株連九族不是一句空話,而是滾滾而下的幾百顆腦袋。
雖說洛陽小朝廷如今已是掉了毛的鳳凰不如雞,不過朝廷大佬們這根弦倒是從來沒松過,鎮壓各地義軍不遺餘力,號稱是攘外必先安內。天曉得陳涼在江陵舉事失敗,家鄉那邊的地方官會如何對待陳氏族人,想必是不會有什麼好下場。造反歷來是一樁把腦袋別在褲腰上的亡命買賣,怕死就別惦記著造反。
少年意氣的陳信對此很是不以為然,他介面說道:
“叔,你這話說得不對,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