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3/4 頁)
說,他們還是從中看出了不少有價值的情報,尤其是草擬這份檄文的陳涼,其野心更是非同小可,分明是打算奪取天下呀!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對於那些本就沒多大志向的人,他們很不情願跟陳涼這種新生代火併一場。
兵兇戰危啊!真的打贏了還好說,萬一打輸了,他們現在能跑掉,萬一將來陳涼得天下坐穩了龍庭,無論他們跑到哪也躲不過秋後算賬這碼事。
那些皇家御用走狗錦衣衛的可怕,大秦帝國的老官油子們想起來都是刻骨銘心的恐懼。正所謂是打贏了好處不多,打輸了壞處一笸籮,他們豈會幹這種費力不討好的蠢事?
江陵和武昌接連陷落,荊襄地區這最具戰鬥力的兩支水軍皆已落入興漢軍掌控之下,現任水軍大都督司徒雅也是地理鬼。如此兩廂結合之下,大部分地方官僚迅速做出了明智選擇。不管是出於真心還是假意逢迎,總之除了位於北方的襄陽郡,其餘的州郡太守、刺史們都紛紛上表向陳涼稱臣,甘居臣下之位。在此之後,凡是應向洛陽朝廷上繳的錢糧賦稅,悉數轉交江陵方面,陳涼轟轟烈烈的造反事業,至此進入了一個上升通道。
ps:新書收藏首破四千大關,應書友們的要求,螃蟹本日加更一章以示慶賀。
。
卷一
117起步·書·
'更新時間'2011…09…2416:00:00'字數'3695
據傳成書於戰國時代的《禹貢》,最早提出華夏地括九州的地理概念。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這些區域是中國最初的文明開化地區。
雖說後來大秦帝國在地理定義上沿用了華夏九州的概念,但並沒有將九州作為正式的行政區劃設定。從始皇帝趙政一統天下開始算起,大秦帝國一直沿襲著郡縣制,期間又新增了與郡平級,但其下不設縣的州,算作是對地方分權的一種預防性舉措。
萬丈高樓平地起,爭天下也跟造房子的道理是一樣。若是開頭地基打得牢靠,前期投入的勞動和心力夠多,建起的房子自然經久耐用,反之則是一項豆腐渣工程。
舉例來說,真刀真槍辛苦打出來的天下,跟靠陰謀篡奪來的天下,這兩者就大有不同。
舉凡是靠著真刀真槍打拼出來的天下,執政者從根子上來說底氣就顯得很足,言行舉止充滿了強烈的自信,君臣之間都可以相互信賴,漢唐就屬於這種範例。那些靠著見不得光的陰謀詭計篡奪政權的執政者,他們在心底裡總是在擔心別人也效法自己昔日的所作所為,所以他們普遍的作法對外軟弱,對內殘暴,這種貨色只能算是獨夫民賊,負面典型則是東、西晉和南、北宋。
華夏大地分作九州,這是代表著整個文明的核心區,其意義不同於外圍的蠻荒土地。
陳涼順利佔據了荊州算是得了九分之一的天下,這個發展基礎當然不錯,可是作為他的幕後推手,林旭卻在擔心陳涼的見識不夠,被那群老官僚玩弄而不自知,其次是擔心陳涼一心急於求成,弄出不可收拾的爛攤子。正當林旭考慮著是否要親自出面,提醒一下陳涼時。這位獵戶出身的義軍統帥,自封頭銜“興漢大將軍”,對治下的荊州諸郡頒佈了“與民休息令”。
陳涼下發的這條政令內容很簡單,減免各地的賦稅和徭役,鼓勵墾荒和生育,對外宣稱守土安民,意思是別人不打我,我就不主動出兵征戰。
林旭派出化身變幻為一名扛鋤老農,湊在人堆裡,認真看過了陳涼的這份政令,知道他把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的九字真言聽進去了。對此,林旭不禁暗中慶幸選對了代理人,陳涼這傢伙雖然不學,但也有術,一路順風順水也沒衝昏頭腦,的確是成大事的材料。
古人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僅僅間隔了數日,佔據著江陵的興漢軍政權,再度以大將軍陳涼的名義公開頒佈了一則“求賢令”。
“……當今之世兵火不息,戎狄兇焰正熾,乃求賢之急時也。天下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有無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吾皆願唯才是舉,誓必得而重用之。本將望四方賢良高才,不棄興漢之地鄙陋,往投吾處,某必倒履相迎。”
大概是經過了酸腐文人的潤色加工,這份求賢令一般人讀起來比較拗口,不過簡單地說,中心思想還是非常明確的。陳涼不僅要求荊州地方官吏和豪紳們必須大力向興漢軍舉薦人才,同時要求隱居鄉野間的賢才能人到官府自薦,特別宣告不會以個人道德高低和聲望好壞作為評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