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只要很小的一個隊伍就可以征服全世界了。因為一個情人如果脫離崗位或放下武器,固然怕全軍看見,尤其怕他的愛人看見;與其要被愛人看見,他寧願死百回千回。沒有一個情人怯懦到肯把愛人放在危險境地,不去營救;縱然是最怯懦的人也會受愛神的鼓舞,變成一個英雄,做出最英勇的事情來。荷馬說過,神在英雄胸中感發起一股‘神勇氣’,這無疑就是愛神對於情人的特殊恩賜。
第一講 愛慾、婚姻與城邦(7)
“還有一層,只有相愛的人們才肯為對方犧牲自己生命,不但男人,連女人也是如此。珀利阿斯的女兒,阿爾刻提斯,在全希臘人的面前對我這句話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只有她肯代她的丈夫死,雖然她的丈夫有父有母。阿爾刻提斯的丈夫阿德墨託斯病當死,阿波羅神替他求情,准許他的父母或妻之中有一人代他死。他的父母雖然年老,卻不肯替死,於是阿爾刻提斯毅然請替死。神們嘉獎她,讓她死後復活。歐里庇得斯用這個傳說寫了一部悲劇,就以“阿爾刻提斯”為名。她的愛超過了父母的愛,所以父母顯出對於兒子猶如路人,只有名字的關係。她成就了她的英勇行為,不但人,連神們也欽佩這行為的高尚。人死之後,神們讓她的靈魂由陰間回到陽間,這是極稀罕的恩惠,連建立過偉大功勳的英雄們也很少有得到這種恩惠的,而神們卻拿這種恩惠給阿爾刻提斯,準她死後還魂,以表示他們的欽佩。從此可知連神們也尊敬愛情所鼓舞起來的熱忱和勇氣了。俄阿格洛斯的兒子俄耳甫斯所受的待遇就不同。神們遣他離開陰間,沒有讓他得到他所尋求的,不把他的妻子還他,只讓他看了一個她的魂影;俄耳甫斯是希臘傳說中琴師和詩人,他的妻子歐律狄刻死了,他懷念甚切,活著走到陰間,要求冥王準他把她帶回人世。他的音樂感動了冥王,冥王準了他的要求,附一個條件:他的妻跟在他後面走,未到陽間之前,不准他回頭看到她。快到陽間了,俄耳甫斯忍不住,回頭看了她一眼,冥王馬上就把她奪回到陰間。因為神們看他懦弱沒有勇氣——他本是一個琴師,這是不足為奇的——不肯像阿爾刻提斯為愛情而死,只設法活著走到陰間。神們所以給他應得的懲罰,讓他死在女人們手裡。傳說俄耳甫斯被酒神的女信徒們撕死。至於忒提斯的兒子阿喀琉斯卻得到神們的優遇,死後到了福人島。據希臘傳說,好人死後到西方的一個極樂世界。這一小段穿插好像是文不對題,柏拉圖的用意在譏嘲詭辯派作家引經據典,作無聊的考證。因為他的母親雖然告訴過他,如果他殺了赫克託耳,自己一定死;如果他不殺赫克託耳,他就會平安回家,長命到老;他卻勇敢地決定去營救他的情人帕特洛克羅斯,替他報了仇,不僅為他而死,而且緊跟著他死。為了這緣故,神們非常欽佩他,給他特殊的優遇,因為他知道珍重愛情。(埃斯庫羅斯把阿喀琉斯寫成情人,帕特洛克羅斯寫成愛人,是很荒唐無稽的。阿喀琉斯不僅比帕特洛克羅斯美,而且也比所有的其他英雄都美,還沒有留鬍鬚,而且根據荷馬,他比帕特洛克羅斯的年紀小得多。)沒有什麼能比愛情所激發的英勇更受神們尊敬,而且愛人向情人所表現的恩愛比起情人向愛人所表現的恩愛,也更博得神們的讚賞,因為情人是由愛神憑附的,比起愛人要較富於神性。就是這個緣故,神們優遇阿喀琉斯,還超過他們優遇阿爾刻提斯,讓他住在福人島上。
“總結來說,我認為愛神在諸神在是最古老、最尊嚴的,而且對於人類,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他也是最能引起德行和幸福的。”斐多的頌詞有三個要點:(一)愛神最古,所以最尊;(二)愛神助人就善避惡,有道德的作用;(三)尊敬愛神的人須全心全意,不惜犧牲性命,才達到愛情的最高理想。他的見解很平凡,文章全是模仿詭辯派作家的風格,一味掉書袋,盲目信任傳統,賣弄修辭的小技術。
斐多的話,是據亞里士多德轉述的,大致如此。他說完之後,還有些旁人說了話,亞里士多德已經記不清楚了,所以他把那些話丟開,往下就轉述泡賽尼阿斯的話如下:
“斐多,我看我們的題目提得不很妥當。我們只規定頌揚愛神。如果愛神只有一種,這倒還可以說得過去,可是愛神並不止一種,既然不止一種,我們一開始就應該說明哪一種是我們要頌揚的。所以我現在要做的就是糾正這個缺點,先把題目弄確定,指出哪一種應頌揚,然後再用適合這位尊神的語言,來頌揚他。
第一講 愛慾、婚姻與城邦(8)
“大家知道,愛神和阿佛羅狄忒希臘的阿佛羅狄忒相當於羅馬的維納斯,是女愛神。她的出身在希臘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