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痛苦的,但來自故鄉的猶如神明一樣的元素總能為他的創意添分,使他的作品具有撼動人心的視覺衝擊力。與《藝術人生》的默契合作與其說是高質快速完成了工作任務,不如說是來自同一片土地的兩位電視高手的互相致意。
第四章 遠離娛樂的狂歡(4)
午夜敲定的《藝術人生》舞美圖
王崢:我們同是陝西人,一見如故,封閉型的佈景,色彩對比濃烈,藍絲絨,優雅凝重;大紅色,大氣唯美,非常棒。我拿著舞美圖讓孟欣主任過目,在孟欣家樓下的車裡,兩個女人摸黑敲定了《藝術人生》的舞美方案,孟欣想讓節目特別懷舊,有讓人想哭的感覺,為了讓節目符合這個基調,她又提議在演播室周圍掛滿黑白照片。這些事情商議完以後,我記得當時已經是午夜12點了。
《藝術人生》舞美方案定下以後,距離錄製首期節目的日期已經很近。為了趕時間,製作舞美的材質分別在三地同時加工,加工完畢一部分就立刻運到大興星光影視基地的600平米演播廳裡安裝一部分。慕峰設計的大大的〃3〃字做成了各自獨立的三截,因為安裝時三截必須一起挪動,為了讓工人們正確操作,王崢在現場劃箇中軸線,親自和工人們一起折騰了很長時間才擺好那個飛舞的紅色〃3〃字。
王崢:舞美圖終於從圖變成了現實,看到現實中的大紅的〃3〃字,我突然感覺有點陌生,我和馬寧幾個人坐在上面,那晚很難忘,當時一點不知道節目以後會火成那樣,也許真的是沾了這個紅色〃3〃字的吉祥氣息。
電視談話是電視說話的一種方式,而電視說話方式的觀念演進與特定的時代環境、電視媒體自身的發展和人們對電視說話的理解、認識有密切的關係。《藝術人生》誕生的21世紀初是中國電視談話節目趨於成熟的時期,創辦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期的《實話實說》為中國電視談話觀念的成熟做出了重要探索,那就是主持人從教化的角色轉化為傾聽的角色,把更多的展示機會留給嘉賓,另外一個方面是觀眾在個性化的談話節目中扮演起日益重要的角色,他們從區域性參與到成為電視談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方。《藝術人生》之所以能夠迅速走過探索期,成長為收視率很高的名牌欄目,可以說是嘉賓和觀眾的合力共同成就了它在一個高階平臺上實現〃軟著陸〃。
童安格從〃幼稚園〃談起
誕生之初的《藝術人生》先天具有〃懷舊〃基調,首期嘉賓童安格的選擇就是在這個原則下圈定的。
策劃人徐小帆:第一期為什麼選擇童安格?當時是這樣考慮的,童安格的歌跨了兩代人,喜歡他的人大部分是中年人,符合節目的〃懷舊〃定位,再加上出於收視率的考慮,童安格是流行歌手,他的歌人們愛聽,於是就選擇了他。
關於《藝術人生》應該選擇什麼樣的人做嘉賓,當時是有著多種構想的。
王崢:開始準備找的是歌手張薔,我們認為她代表了一代歌手,已經聯絡上她了,後來沒能透過。
朱軍:原來我想象的不是做童安格這樣的人。我當時想應該是王心剛、王曉棠這樣的人,就是我們那一代小時候的偶像,是做這些人。
這種和原有想象大有出入的感覺不僅體現在首期嘉賓的遴選上,而且貫串在節目準備、錄製、後期編輯的各個環節。主持人朱軍屬於首次接觸談話節目,節目編導們,甚至包括製片人王崢幾乎全是脫胎於晚會型電視節目,一個原來以外拍為主的電視團隊初次轉型做演播室型別的節目,加上先期運作資金捉襟見肘,註定了從人員到技術操作層面的磨合是痛苦的。
李廣志:第一次錄樣片,完全沒有一個系統。一開始找的星光影視基地的錄製棚只有技術、燈光,沒有切換裝置,還要聯絡錄音車和轉播車,當時星光還不算臺裡的外協單位,非常麻煩。《藝術人生》第一期經費只有3萬多元,而舞美當時就花了19萬8千元,後來一直攢了兩年才還清,以至於人家都發催款通知到臺裡了。
《藝術人生》首期節目文案是按〃晚會〃的模板照貓畫虎由馬寧手工寫下來的。
馬寧:根據晚會的格式我寫好了文案,當時我還不會在電腦上畫表,只能用圓珠筆在一張A4紙上寫了下來。後來這張文案我給弄丟了,其實它是特別珍貴的《藝術人生》原始資料。
第四章 遠離娛樂的狂歡(5)
六年過後,朱軍對自己首次主持《藝術人生》的情景記憶猶深。
朱軍:第一次錄的時候,不知道到底怎麼問,懵懵懂懂的。那個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