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說到孔子的中產與時尚,一定會有人來問我:你怎麼能這樣寫孔聖人呢?我說,不是我這樣寫孔聖人,而是孔聖人自己就是一個追求時尚的人啊!有下面一段文字描述了這一追求呢。這是《論語》中鄉黨第十中由孔子的弟子門生記錄下來的,我一字不改:
君子不以紺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當暑,殄繇貉,必表而出之。緇衣羔裘,素衣魔裘,黃衣狐裘。褻褻長,短右袂。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非帷裳,必殺之。傑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齊,必有明衣,布。
上面那麼一串複雜的文字,講什麼意思呀?現在用世紀的現代中國語來翻譯一下,看一看:
有身份的人是不用紺色和鐵灰色來做衣服的鑲邊的,也不用紅色、紫色來做休閒服(考究吧)。
如果是夏天,就穿粗或細的葛布單衣,然而出門則一定要加上一件外套(講求場合)。
黑色的外衣要套黑色的羊皮衣;白色的外衣套白色的鹿皮衣;黃色外衣套黃色的狐皮衣(比一比,是不是有些奢侈了)。
如果是休閒的皮衣要比較長和寬鬆,但要把右邊的衣袖做得短一些(講身份)。
睡覺是一定要有睡衣的,而且睡衣要有一個半人那麼長(我也沒弄懂這麼長如何辦)。
狐貉的皮毛厚,用來當坐墊(實用)。
服喪期滿之後,是什麼飾品都可以佩戴的(太現實了太酷了)。
如果不是上朝和祭掃用的禮服,就一定要剪裁成一定的樣式(男燕尾服、女晚禮裝)。
不穿黑色的羊皮衣,不戴黑色的禮帽去弔喪(莊重)。
每月初一都要著上朝的衣服去上朝。齋戒一定要有布作的浴衣(細節講究)。
好了,大家可以看到了,孔子是怎樣的生活講究,從穿衣戴帽,沒有比他更有如此細緻的要求了。而且,這些穿衣戴帽的細節裡頭,還可以看到服飾的面料和質地都非同一般,即使是拿到今天,都要花去淑女名紳不少的銀子的,假若再打上一個阿瑪尼的品牌標識什麼的,就更加昂貴了。穿扮是如此,飲食上又是如何呢?再看看: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
這個意思很明白,孔子是很講究吃喝的。你看看:食物不嫌做得精細,最好是名廚。如果做菜的火候不當,生了、過熟了,都不吃。不是時候,也不吃。廚師切的手法不對,也不吃。如果沒有蕃茄醬,再好的薯條也不吃!如果沒有牛油,再好的法國包也不吃!
這一回看清楚了吧!孔子的規矩講究,可謂是天字第一流。以這樣的標準,我看今天的絕大多數中國人都還不能達到,至於人多耳雜的麥當勞快餐或者重慶麻辣燙火鍋,放在孔老夫子面前,是絕對不會吃的,而燕翅鮑和大酒樓,開個包房,請孔聖人居首席,先上熱毛巾,上一壺碧螺春,再酌一杯香醇茅臺,這種時候,孔大聖人才會愜意舉箸的。不過還要小心,請孔聖人之前,一定要囑咐好廚房的夥計,來不得半點馬虎,這位孔老夫子可是明察秋毫啊,他一葉便知天下秋,香芹與百合的配比、法國蘆筍的火候、鮑汁的濃淡裡頭都可以看得出廚師的等級呢!
我們不是對中國文化人一貫以來的古怪脾性總是不得而解嗎?看看孔聖人的行狀舉止和他的講究,便可以多少了解一些了。原來,中國文人的死要面子,就是從這裡發端的啊。不過,我們的確還是要承認一點:東方文化的時尚魅力之中,孔子是最早注入這一基因的一個,因為有了他,所以教授也瘋狂。
好了,這一節對孔子的描述,已是很多的了。這樣的一個人,在過去和今天有著一個非同尋常的光榮歷史的人,還有一些怎樣的思想而使漫長的中國文化產生出如何的力量呢?為什麼孔子會成為歷史文化中所獨尊的一派?為什麼他可以成為聖人?他改變了我們的中國多少?未來他還將改變我們多少?今天已經很晚了,我得歇下筆,不再敲字,休息了。在下一個並不太忙的時候,我會繼續寫下來。
。。
多元的東方思想家園(1)
我在秋雨淅淅的路上行走時,就想到了這部華文漫史中漸漸出現的那些人物,就象走以我之前的那個人,那些背影。他們行走的時候,人類還未勢眾,也沒有象今天擁有著強大的物質力量而震攝萬類。他們出現的時候,人民還很少,自然世界還更大,所以,大家都有些戰戰兢兢,都有一種源自本能的對自然的敬畏和臣服,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會去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