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3/4 頁)
雪中來回行走一個小時,然後決定去不去。在這裡,我們曾經提到過的“換位法”仍舊可以幫上忙。如果你自己花錢買了票以後在猶豫是不是要冒風雪去聽音樂會,你就可以換個角度想一想,如果這張票子不是你自己排隊花錢買的,而是單位發的,你還會高興去聽音樂會嗎?如果你覺得藝術無價,這點小苦相比之下不算什麼,那麼你就應該去。但是我想還是有人會認為沒有必要冒著這麼大的風雪去聽音樂會,那麼就不要去。不要因為已經支付的800元錢而讓你去做本不願意的事情。與此類似,買領帶這類的裝飾物是為了讓你更加帥氣,你帶上領帶如果能讓你更加好看,你就應該帶上。如果不適合你,讓你更醜,那你為什麼本身已經付出了五百元的代價之後,還要在外表上再損失一些呢?在你對要不要戴花500元錢買來的不合適你的領帶猶豫不決的時候,利用“換位法”換個角度去思考一下,如果這條領帶不是你買的而是朋友送給你的或者抽獎抽來的,你還會戴它嗎?也許你馬上會覺得那麼不適合你的領帶除了送人就只能束之高閣,你是絕對不願意戴出門的呢。這樣一來,答案不是顯而易見了嘛
越陷越深的泥潭
看看你怎麼回答:
你是一家醫藥公司的總裁,正在進行一個新的止痛藥的開發專案。據你所知,另外一家醫藥公司已經開發出了類似的一種新的止痛藥。透過那家公司止痛藥在市場上的銷售情況可以預計,如果繼續進行這個專案,公司有將近90%的可能性損失500萬,有將近10%的可能性盈利2500萬。到目前為止,專案剛剛啟動,還沒花費什麼錢。從現階段到產品真正研製成功能夠投放市場還需耗資50萬。你會把這個專案堅持下去還是現在放棄?請圈出你的選擇:
堅持 放棄
10%的可能性會盈利2500萬,90%的可能會損失500萬,而且該專案還沒有任何投資,那是繼續該專案還是放棄呢?正常人會說放棄,這當然是無可厚非的。
讓我們再來看看下面這道題:
你是一家醫藥公司的總裁,正在進行一個新的止痛藥的開發專案。據你所知,另外一家醫藥公司已經開發出了類似的一種新止痛藥。透過那家公司止痛藥在市場上的銷售情況你可以對自己公司專案有一個比較準確的預計。不考慮已有的投入,如果繼續進行這個專案,公司有將近90%的可能性會再損失500萬,有將近10%的可能性會盈利2500萬。到現在為止,這個專案已啟動了很久,你已經投入了500萬元,只要再投50萬,產品就可以研製成功正是上市了。你會把這個專案堅持下去還是現在放棄?請圈出你的選擇:
堅持 放棄
除了你已經投入500萬之外,第二個問題與前一個問題是完全一樣的。既然已經懂得了沉沒成本誤區,我想你對以上的兩道題應該會做出一致的決定。
但是我在美國和中國把這兩道題分別給EMBA的學生做,那些企業老總們絕大多數對第二題的回答是“堅持繼續投資”。他們認為已經投了500萬,再怎麼樣也要繼續試試看,說不定運氣好可以收回這個成本。殊不知,為了這已經沉沒的500萬,他們將有90%的可能非但收不會原有投資,還會再賠上500萬啊。
所以在投資時應該注意:如果發現是一項錯誤的投資,就應該立刻懸崖勒馬,儘早回頭,切不可因為顧及沉沒成本,錯上加錯。事實上,這種為了追回沉沒成本而繼續追加投資導致最終損失更多的例子比比皆是。許多公司在明知專案前景暗淡的情況下,依然苦苦維持該專案,原因僅僅是因為他們在該專案上已經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沉沒成本)。摩托羅拉公司的銥星專案就是沉沒成本謬誤的一個典型的例子。摩托羅拉為這個專案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後來發現這個專案並不想當初想象的那樣樂觀。可是,公司的決策者一直覺得已經在這個專案上投入了那麼多,不能半途而廢,所以仍舊苦苦支撐。但是後來事實證明這個專案是沒有前途的,所以最後摩托羅拉公司只能忍痛接受了這個事實,徹底結束了銥星專案,併為此損失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
1962年11月29日,英、法兩國政府簽署了一個聯合研製民用客機的協議——“超音速運輸計劃”,開始共同出資研製第一架民用超音速飛機的公司。剛開始的市場預測表明,雖然超音速飛機造價比一般飛機高出好幾倍,但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