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第4/4 頁)
任務的,依律降罪。
汪城隍感受到了上頭沉重的壓力,苦無對策,便請來廣寒和陳劍臣,希望他們能助一臂之力。
理清楚來龍去脈後,陳劍臣若有所思,但還有不少疑難沒有得到答案,結合前世的知識記憶,如果真得重疊在一起的話,這麼說來,莫非當初陰司便是釋家的大能者所建立起來的?故而彼此修煉功法門有太多的相似,而閻羅王等名詞都是釋家梵文翻譯過來的。
或者可以這麼理解,最初釋家西來,建造了陰司,後來因為某些原因釋家勢力又退出了中土,而留下的陰司便自主運轉發展,又衍生出別的變數,隨著時間流逝,陰司的頭頭們再不願受釋家控制,要獨立出來,自成一家……
不過這些都是他個人的猜測,目前難以證實。畢竟許多傳說神話,因為年代久遠,早已失真。所謂真相,大都為捕風捉影的考經據典罷了。
第二百二十三章 開朗
關乎陰司來歷的奧秘,雲山霧罩,哪怕汪城隍都不大清楚,其中秘辛牽涉到的歷史過於久遠,恐怕只得當事人才會比較清楚。念頭有些想遠了……
陳劍臣自嘲一笑,覺得自己想象力未免過於豐富,看見風吹草動,便以為有老虎下山。有時候想得太多,也不是什麼好事。
此時廣寒不再吃香蕉了,道:“老鬼,你要想奪回失地,重奪香火,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開戰。”
汪城隍雙眼一翻白:“這算哪門子的方法,能直接開戰的話你以為我會請你們來當座上賓?”
氣呼呼的。
陰司直接和陽人開戰,等於自犯條律了,會導致某些不可測的可怕後果出現。況且,就算真得打起來,己方未必會是和尚們的對手。
廣寒道長一攤手:“戰不成,那就只有多顯靈拉信徒了。”
汪城隍嘴一撇,對於這些方法,他自然早有考慮過,皆覺得不夠妥善。所謂‘顯靈’更多的屬於一種心理安慰作用,現在的陰司,可沒有‘懲惡揚善’的權力,更沒有分辨善惡的標準。
故而,那俗話所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只存在平民百姓的臆想當中。否則,何至於陽間惡人橫行,豺狼當道?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