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頁)
樣度過:
前兩年,在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成績不低於B檔次的前提下,拿下託福和GRE。
第三年,騰出較多精力專攻專業課,至少要有幾個A……檔次的成績作為亮點,以便第四年申請時,去晃洋教授的眼球。
另外,還要準備一點論文之類的作品。
第四年,從上百家獎學金機會較多的美國大學中,選學校、選專業、整理好個人材料郵出,然後等佳音。
記得一位學生家長在聽完我們講的這三個方面之後,小心翼翼地問了一句:在大學“這麼辛苦拼了四年,拿到的獎學金折成人民幣最多能有多少?”
我們答:“這太準確的數不好說,不過,三五十萬人民幣總有吧!”
那位家長聽後,表情先是驚詫,後是有點失望地輕吐了一口氣。
雖然不想讓他太失望,但我們還是又實事求是地補上一句:“大部分人還拿不到這麼多。而且,甭管拿多少,一般都要用工作補償。”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獎學金 為何是雙刃劍(2)
這回,那位家長的表情似乎應該這樣描述:吃驚加無奈。然後又釋然地自問自答:“這有什麼奇怪?天下本來就沒有免費的午餐”。
我們猜想,在那位家長看來,三五十萬人民幣應該不算什麼大錢。
為這點錢如此拼命競爭,到頭來,還可能學個自己不喜歡的專業,獎學金還可能斷頓,將來還可能難找工作,實在難說值得。
果然,那位家長接著問:“有沒有少給或不給獎學金,但是,申請不那麼難,要求不那麼高,將來工作又不那麼難找的研究生可讀呢?”
我們的回答是:“當然有”。
於是,我們便把北美地區,即美國和加拿大有關碩士研究生的種類、課程設定的數量、學時長短、教學特點、教師授課方式,獎學金髮放和畢業後工作方向、薪酬等方面的不同,一一介紹了一遍。
美國和加拿大的碩士研究生一般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以培養研究人員為主的碩士,如文學碩士、理學碩士、應用科學碩士等等。
第二類是以培養專業人員為主的碩士,如會計碩士、金融碩士、工程碩士、教育碩士等等。
即使在同一所大學的同一個學院,所培養的碩士也會按上述這兩大類來區分。
例如,在某大學的工程學院,就會有應用科學碩士和工程碩士之分。
再例如,在某大學的教育學院,也會有文學碩士和教育碩士之分。
在課程設定上,兩類碩士的區別是:專業碩士課程較多,一般要有10至15門課程,另外,再加課程報告或實習報告。報告由指導教師閱後打分評定成績。
而研究碩士的課程一般只有4至8門,但還要有論文。而且,論文必須經過答辯。
在學習時間上,全日制的專業碩士一般在12個月,最多18個月內即可完成學習。
研究碩士則要長一些,一般在一年半至兩年半之內完成學習,有時甚至需要三年。
因為,要視每個人透過論文答辯所需的時間長短而定。
在申請過程中,專業碩士的申請程式較簡單,因為一般無需找指導教授認可。
而研究碩士一般要先被指導教授接受才行。
獎學金,以及畢業後的就業率和薪酬問題,一般是學生和家長最關注的。
因為問的人較多,所以,這也是我們一段時間以來,時不時就會分析琢磨的三個問題。
之所以要琢磨,主要是不想照本宣科,僅僅把“研究碩士獎學金機會多,而專業碩士一般沒有,且學費還貴”等等人家的規定重複一遍。
而是要琢磨出為什麼會這樣?
琢磨出針對這樣的規定,什麼型別的同學應作什麼樣的選擇,其價效比才最高。
由於沒有框框束縛,思想比較解放,我們透過與人交流後,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即:象我們這麼想,這麼判斷的人並不多;
可是持反對意見的人也不多;感到恍然大悟的人倒有不少。
下面,就把我們有關這方面的思考,簡要地說給大家聽。
首先,我們覺得,北美乃至其它西方國家的高等教育,也存在一個不適應市場的問題。其主要表現有兩點。
第一、就業市場對研究型人才需求減少,而培養這類人才的教授卻基本沒減,也沒法減。因為,許多人已成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