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4/4 頁)
1974年,10歲的李寧就因右臂骨病而不得不停止全面訓練,整整3年。
就在李寧剛剛獲得第一塊金牌的那天晚上,梁文傑教練連夜修訂好李寧的訓練計劃。為慎重起見,梁文傑教練來了個“投石問路”,先增加李寧的運動量,讓李寧把每天該做的專案多做幾組,看他是不是能適應,再作打算。
第二天天沒亮,梁文傑教練就早早來到體操房。從這一天起,梁文傑教練要給李寧加大兩倍的訓練量。過去,他早操只要跑1000米,從這一天起要跑2600米。練完晨跑,便要練臂力,梁文傑教練還為李寧選了一個合適的沙袋和槓鈴片。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人生騰飛:發跡體壇,縱橫全球(8)
過了半個小時,李寧氣喘吁吁地回來了。梁文傑教練用一條舉重運動員用的大皮帶紮在李寧的腰間,再把一隻15公斤重的槓鈴片綁在那條大皮帶上,然後把他送上單槓。
李寧揹著槓鈴片吊在單槓上,吃力地做引體向上。
就這樣,按照梁文傑教練的訓練方案,李寧每天將男子體操6個專案轉軸似的輪番來練,每天的訓練量也逐日遞增。
開始一段時間,李寧練得相當愜意,進步也很快。可是,讓李寧和教練都始料不及的是,幾個月後,李寧遇到了體操生涯中最大的一次傷病:由於在發育期間的大運動量訓練,李寧的右臂得了骨骺炎。
隨著炎症的加重,李寧不得不中止訓練,醫生甚至建議他終止運動生涯。
不能訓練的日子裡,李寧看著別人翻滾騰躍,急得團團轉。突然,他眼前一亮:胳膊不能訓練,我還可以練腿嘛!
於是,他便胳膊纏著綁帶,腿上綁上沙袋,趴在鞍馬上使勁練腹肌,練腿力。再好一點,就練前空翻,後空翻。
梁教練不甘心放棄這樣一棵體操運動的好苗子,為李寧尋遍名醫,盡力醫治。3年後,梁文傑終於為李寧找到了一位叫郭民修的骨科醫生,在郭教授的精心治療下,李寧奇蹟般地康復了。
3年是多可貴的一大段光陰啊!好多人替李寧擔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