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這件事情的重要性,要在多年以後才能體現出來。日後,健力寶就被困產權改革,最終折戟。
與眾多企業為此所付出的沉痛代價相比,此次“紅帽子”這個危險的坎,李寧是在劉紀鵬和李經緯的推動下,及時邁過的。摘下“紅帽子”,“李寧”終於能夠分享私營發展初期的諸多優勢,也為日後的股份制改造打下了基礎。
由此可以看到,李經緯、劉紀鵬等人肯盡力幫助,與李寧的坦誠、專注與他傳達出的振興中國體育的強烈願望一直密切相關。實際上,發展迅速的公司總有其異常幸運之處,而創始人的性格、處事態度、決斷能力和對目標的執著等都是獲得這份幸運的基礎。
3。一飛沖天:一個歷史紀錄的誕生
獨立後的“李寧”,繼續在劉紀鵬的協助下開始對龐雜的公司架構進行梳理。
當時,儘管經過改革,但李寧面對的仍然是一個混亂的局面:在全國各地開辦有十幾家企業,彼此之間互相參股,結構混亂;與此同時,沒有財務龍頭,結算、融資、投資難以統一,無形資產也沒有量化,這些都不利於集團的發展。
面對這樣的局面,在劉紀鵬的協助下,李寧對公司治理進行了規範,將北京、廣東、煙臺單家公司合併為李寧體育用品集團公司,同時將全國各地的其他公司相繼整合到這個核心企業之中。
梳理後的李寧集團在1995年成立,李寧親任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李寧”控股層有6家全資子公司:健力寶服裝公司、李寧鞋業公司等;還有5家資產關聯公司是參股層:天津的李寧皮具、北京的李寧體育器材等;另外有148家專賣店和10多家加工廠成為協作層。舊的李寧體育產業公司變為一個空殼,公司順利脫身。
脫身後的“李寧”馬上參加了在天津召開的第三屆體育用品博覽會。在此次博覽會上,“李寧”租用了1200多平方米的攤位,相當於整個展館面積的1/4,並投資20萬元與組委會合辦開幕式。
這次訂貨會上,“李寧”的成交額達億元人民幣。據“李寧”網站介紹當時的情況說,全國有近500家參展企業,“李寧”的訂貨量就佔總成交額的一半。就此“李寧”一飛沖天,成為中國體育用品的領跑者。
1996年初,李寧將公司總部從廣東遷至北京,徹底告別了健力寶。
理清產權關係,對“李寧”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如果沒有當年搬出三水市,就沒有現在的“李寧”。解決了產權關係後,李寧大幅度地對企業進行調整改革,由此,企業逐步步入了現代企業的發展軌道。
隨後,李寧迎來了脫離健力寶之後的第一次重大體育賽事……第26屆亞特蘭大奧運會。
儘管已從健力寶中脫離出來,但李經緯和健力寶集團體育營銷的辦法被李寧保留了下來。
這一次,在對亞特蘭大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運動裝備的投標,李寧延續一貫思路,大力投入,不惜代價爭奪這一寶貴的資格。
結果幾乎是毫無懸念。最後,“李寧”斥資800萬元人民幣一舉擊退了其他品牌,如願以償,這一屆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惟一指定領獎服、領獎鞋、T恤衫、風衣及運動包都授權李寧體育用品集團提供。同時,“李寧”也為中國體操隊、柔道隊、射擊隊、跳水隊等8支國家隊提供了全套運動服、運動鞋等裝備。
緊接著,“李寧”還在國內推出了“看奧運,穿領獎服,李寧與您共享輝煌”活動。在全國,“李寧”首次推出5000套領獎裝備,在100家專賣店出售,每店只售50套,同時附贈貴賓卡。這批奧運紀念服裝被搶購一空的同時也增加了品牌知名度。
更為關鍵的是,“李寧”對至關重要的產品創業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在進行轟轟烈烈的市場推廣活動的同時,“李寧”產品的開發也飛速前進。此時,“李寧”在產品的多樣化上已經取得了突破。
正是在這樣的攻勢推動下,在一片高歌之中,“李寧”產品的三大主項……體育服裝、運動鞋、便裝雄踞市場銷售量第一。
隨後,1996年“李寧”再度發威,實現了歷史上最高銷售收入億元的紀錄。
棒極了,即便是性格內斂的李寧也禁不住豪情萬丈,制定了“1998年到10個億,2000年達20個億”的銷售目標。
李寧,輝煌在路上,又一次站在了冠軍領獎臺上。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雄鷹”展翅:“因為專業,一切皆有可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