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2/4 頁)
,是用武力對國家、民族、人民做出貢獻。其行為的動機和目的是“行善”,而不是“作惡”;是維護“正氣”而不是助長“邪氣”。“英雄”應該和軍事、武力或冒險行為如探險、航天等有關(前蘇聯的“母親英雄”,以生孩子多取勝,可以說是例外),但不一定本人就是武功蓋世。所以岳飛是民族英雄,文天祥也是民族英雄;李白、杜甫就不是了。“好漢”的定義比較模糊,一般只指某人辦事敢作敢為敢當,所謂“好漢做事好漢當”,不連累別人,檔次比英雄要低得多。所以殺了人的殺人犯,作案以後能自首的,也被稱為“好漢”,但不一定是英雄。更主要的一條,英雄的所作所為,前提是為國家、民族、人民,而不是為自己。思想境界高的,具有愛國心;思想境界低些的,也具有“俠意識”;好漢的所作所為,則是為自己或朋友、親族,思想境界主要是“霸意識”。他們有時候也在“義氣”的驅使下為“別人”做事,但是這種“義氣”,不一定是“正氣”,很可能是“江湖義氣”或“哥兒們義氣”。結果很可能是幫助壞人打了好人;或者是幫助這個惡勢力打擊另一個惡勢力。所以“義”也有大義和小義之分。“霸意識”也追求自由幸福,但卻往往是以犧牲、剝奪他人的自由幸福來得到的。他們想望自己能夠“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大秤分金銀”,卻不考慮別人的死活。所以土匪、強盜、殺人犯,都稱自己是好漢,拉到刑場上去殺頭,還要喊一聲:“十八年後,老子又是一條好漢!”
那麼,武松算是英雄呢,還是好漢?這要按他一生所辦的某件事情來具體分析,不能籠統地下結論。就是山東快書,也是說:“閒言碎語不用講,表一表好漢武二郎。”沒說武松是英雄!下面我還將拿我上面提到的“英雄三要素”:一、善惡是非,包括正氣還是邪氣、二、為人還是為己、三、“俠意識”還是“霸意識”這樣三條標準,來對武松這個人物加以檢測和評說。
武松的青少年時代。《水滸傳》中寫武松出場,是在柴進的莊上,已經是個二十多歲的彪形大漢了,書中沒有介紹他的青少年時代。只說他以前在老家清河縣酒後打人,自以為把人家打死了,這才逃到柴進莊上躲避的。為什麼打人,並沒有交代。酒後打人,當然不算是英雄行徑,為此潛逃,敢作而不敢當,更連“好漢”也算不上。正因為對武松的青少年時代缺少鋪墊,所以後人說書,都有各種不同的補充。王麗堂的揚州評話第一回,說他在家鄉打死了一個惡霸,所以逃到柴進的莊上躲避,但也沒有詳細交代打死的是什麼惡霸;直到第十回武松去二龍山投靠魯智深,才說是當年清河縣大旱,武松帶領饑民吃大戶,打死的是大戶家阻擋饑民搶糧食的狗腿子;高元鈞的山東快書,還專門用了一回的篇幅(俗稱《武松趕廟》),說他打虎以前的經歷:少年時代在少林寺學武,學成以後回家,在東嶽廟廟會上遇見惡霸“李家五虎”強搶民女,他打抱不平,出手相救,打死了李家五虎,這才逃到柴進莊上來躲避的。這樣一鋪墊,就突出武松打虎以前,腦子裡有“俠意識”,具有豪傑仗義的性格了。
經過補充鋪墊的武松,應該是一個具有“俠意識”的血性青年。
什麼叫“俠意識”?“俠意識”的中心思想,就是不顧國家法律和習慣理念,只認“平”與“不平”。——這裡的“平”,有“公平合理”的意思;“理”指的是“天理人情”。因此,舉凡搶劫、強姦、仗勢欺人、無故殺人等等,都是“不平”之事。“大俠”們遇到了這種“不平之事,下面的文章,就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大打出手,為民除害,甚至可以連自己的性命都不顧了。
武松怎麼打虎?先寫“三碗不過岡”。武松打虎這一回書,有兩段文字寫得相當精彩。不過前面一段“三碗不過岡”,其實是鋪墊,絕不是給那裡的酒店做廣告。作者費了那麼多筆墨,寫武松前後吃了四斤牛肉、十八碗酒,目的無非是要造成一種英雄豪傑氣吞山河的壯士氣概,好烘托後面武松的打虎神力。——《水滸傳》寫武松的勇武,總是和酒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後文寫他醉打蔣門神之前,一路上喝了三十幾碗酒,強調什麼“有一分酒,就有一分力,……有十分酒,才有十分力”,都是鋪墊。這就叫借酒發威,俗話也叫“酒壯悚人膽”。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吳越評70回本水滸傳 第二十二回 (8)
景陽岡酒店的這種“透瓶香”、“出門倒”,估計相當於今天的六十度二鍋頭。以三大碗一斤計算,十八碗酒大約有六斤。這當然是誇張。在實際生活中,是沒有這樣海量的人的。世界上恐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