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查禁絕,版與書盡行銷燬,違禁刻印者,革職;買看者,罰俸一年。3.《大清高宗純皇帝聖訓》卷二百六十三:《水滸》、《西廂》等小說,俱著查核嚴禁,將原版銷燬。4.乾隆十九年,《江西按察使衙門定例》:《水滸傳》以兇猛為好漢,以悖逆為奇能,金聖嘆妄加讚美,市井無賴慕好漢之名,啟效尤之志,以聚黨逞兇為美事,則《水滸》實為教誘犯法之書也。敕下督撫學政,將《水滸》一書名體嚴禁。5.《大清文宗顯皇帝聖訓》:咸豐元年,湖南教匪充斥,該匪有《性命圭旨》、《水滸傳》兩書,蠱惑愚民,著該督撫嚴行查禁,將書版盡行銷燬。6.《江蘇按察使條約》:如有將《水滸》、《金瓶梅》、《來福山歌》等在園演唱者,立將班頭並開戲園之人,嚴拿治罪。7.《江蘇省例藩政》:《水滸》等書,借放縱為任俠,以犯上作亂之事,視為尋常。若不嚴行禁燬,流毒伊于胡底。
(二)新中國成立以後,“無產階級文學評論家”們運用“階級鬥爭”的觀點,把水滸一百單八將劃到了“農民起義”的範疇中去,給他們塗上了“革命”的色彩,成了正面人物。①不但全面解禁,而且描寫李逵、武松、魯智深的一些篇章,還被選進了中學的語文課本里。甚至還有人把《水滸傳》吹捧成“農民革命的史詩”,是“農民起義的教科書”。建國後的十七年中,這樣的論點,佔據了各種講壇和書刊媒體,成了不許碰撞的“禁區”:誰敢說《水滸傳》不好,就要受到批判。
①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水滸傳》,在“出版說明”中就明確指出“《水滸》是我國描寫農民戰爭的著名古典小說”。
(三)1975年8月23日,“文化大革命”後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大批判組根據毛澤東的主要觀點,寫出了一篇評《水滸》的文章《一部宣揚投降主義的反面教材》,發表在《光明日報》上,給《水滸傳》下了這樣的結論:“一部《水滸》,只反貪官,不反皇帝,最後接受招安。它既不是什麼‘農民革命的史詩’,也不是什麼‘農民起義的教科書’,而是宣揚投降主義的反面教材。《水滸》的要害是投降,它的好處就在於可以使人民知道什麼是投降派。” 8月28日,《紅旗》雜誌登出短評《重視對〈水滸〉的評論》; 30日,《光明日報》發表梁效的《魯迅評〈水滸〉評得好》①;9月1 日,《人民日報》轉載《紅旗》雜誌短評,並發表竺方明的《評〈水滸〉》;9月4日,發表社論《開展對〈水滸〉的評論》;5 日,發表北大、清華兩校大批判組文章《投降主義路線的讚歌》。——北大、清華兩校大批判組按照江青的指示,在文章中說,宋江“上山之後,他卻處處排擠晁蓋,擴大自己的勢力。每當有重大軍事行動時,他總是假惺惺地說什麼‘哥哥是山寨之主,如何使得輕動’,實際上是架空晁蓋。到後來,連口頭上的謙讓之詞也沒有了,像分派山寨各種任務這樣的大事,也由他擅自決定。”
① 其實這是一篇實用主義的文章,對魯迅的文章斷章取義。其實魯迅對《水滸傳》發表過許多精闢的意見,其中還不止一次談到對李逵的看法。他在《流氓的變遷》一文裡說:“他們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將相。李逵劫法場時,掄起板斧來排頭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他在《集外集·序言》一文中明確表示對“不問青紅皂白,掄板斧‘排頭砍去’的李逵”很“憎惡”。“憎”是痛恨,“惡”是厭惡,也就是很反感。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一、《水滸傳》是一部奇書(3)
北京此說一出,上海立即呼應。《文匯報》以選評方式,對《水滸》的第六十回晁蓋不聽宋江苦諫,要親自打曾頭市一段情節這樣評說:“宋江這樣做,並非尊重晁蓋,甘受勞苦,而是想以此排斥晁蓋,架空晁蓋竊取實權。宋江用兩面派手法奪取革命隊伍中的領導權,今天的修正主義者也是這樣做的。”——他們的目的,是要挑撥周恩來、鄧小平和毛澤東的關係,誣陷周恩來、鄧小平架空毛主席,奪取領導權。
就這樣,毛澤東關於《水滸》的談話,由文藝評論變成了###,一場評《水滸》、批宋江的運動開始發動起來。並從而發動過一場全民評《水滸》、批宋江的鬧劇:凡是工農兵,不論年齡大小,也不問是不是看過《水滸傳》,一律要求“拿起筆來做刀槍”,“把投降派批倒批臭”。四十歲以上的人們至今記憶猶新,在全國造成了很大影響。直到八十年代電視連續劇《水滸傳》播出,還有人反對它得獎,原因就是指責它“是非不明”,歌頌了為非作歹的壞人,有負面作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