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頁)
“四大古典文學名著”,內容不同,風格迥異:《紅樓夢》最善於寫情,不但細膩地描寫了大觀園中“哥哥妹妹”的兒女情長,也全方位、廣角度地寫了人生百態,被稱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三國演義》最善於寫戰爭和人際關係,是一部半文言的政治歷史小說,所有人物、故事,基本上都有根據,可以說是“九分真一分假”的樣本;《西遊記》最善於寫佛道神仙和妖魔鬼怪,除了唐僧到西天(印度)去取經是實有其人其事之外,其餘的如孫悟空、豬八戒以及許許多多妖魔鬼怪,都是想象中的神話,幾乎連一分真也沒有。
《水滸傳》呢?是元代人施耐庵根據當時流傳的話本、戲曲和民間故事連綴改編而成的中國第一部供人閱讀的長篇白話小說(宋元話本是說書人的底本,不是給讀者閱讀的),直到將近兩百年後的明代嘉靖年間,方才第一次刻印。內容則兼有《三國》、《紅樓》、《西遊》之長:不但也寫歷史人物,還有男女私情,更有妖魔道法。從書中許多官職、地名和描寫看,很可能還經過明清時代的文人(如金聖嘆)或說書人的加工。《水滸傳》在我國白話文學的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可以說是一部影響了中國十幾代人思想認識的“奇書”。
說它“奇”,不僅因為書中的人物生動、故事有趣、文字優美,而在於其取材:在古今中外成名的長篇小說中,以各種壞人做主角的,可以說相當多,以竊賊、強盜做主角的書也不少;但這些強盜大都是劫富濟貧的“義賊”和“俠盜”,至今也只有這樣一部《水滸傳》,是以殺人放火、危害人民的土匪強盜、地主惡霸以及各種壞人做主角的。更奇怪的是:作者並不是對這些壞人持批判、揭露、譴責的態度,卻居然拿他們中的多數人作為“忠義”、“豪傑”的正面人物來鼓吹歌頌。
正因為《水滸傳》是以土匪強盜、地主惡霸以及各種壞人做主角的,因此此書出版四五百年來,在讀者和評論界中評價不同,褒貶不一,有人說它好,也有人說它壞:說它好的,強調宋江的投降為“忠君”行為,把梁山泊眾“好漢”捧成英雄;說它壞的,指出這些被戴上了“忠義”、“豪傑”桂冠的“英雄”們,大都一身的“匪氣”和“霸氣”,為所欲為,只求自己快活,不顧別人死活,其實大都是危害社會、禍害百姓的蠹蟲。在這裡,“好漢”簡直是“痞子”、“流氓”的同義語。
歷史上,對《水滸》的評論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認識和評價,則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認識。歷史上大致可以分為這樣三個階段:一、寫忠義的英雄豪傑;寫為非作歹的強盜;二、寫農民起義;三、寫投降派。此外,也還有人認為是寫“四海之內皆兄弟”的。
(一)此書作者在下筆之初,就秉承了元曲雜劇中對水滸梁山好漢的基本定義,把土匪強盜當作英雄豪傑來歌頌。在明代第一次出版,就堂而皇之地連書名都定成了《忠義水滸傳》,後來再版,書名曾經改為《京本忠義傳》、《江湖豪客傳》,仍然不離“忠義”和“豪傑”。而說它壞的,則認為它顛倒黑白,把為非作歹的匪徒惡霸吹捧為對國家“忠”、對朋友“義”的英雄豪傑、好漢義士。總的傾向是:凡是“扯旗造反”的“英雄好漢”們,包括張獻忠①、孫中山、毛澤東,都認定或曾經認定宋江一夥兒是他們的“開山祖師”,要求“弟兄們”都像“梁山好漢”們一樣以忠義為重,特別強調要忠於像宋江這樣的領袖。而“身登大寶”之後的“帝王將相”如朱元璋們,則因為此書鼓勵造反而很不喜歡。明清以來,封建皇朝就曾經多次以“誨淫誨盜”為由而將其列為禁書②,不許出版發行閱讀。即便解禁以後,民間也有“少不讀《水滸》”的說法。為什麼呢?因為少年人思想認識比較單純,對是非好壞的分辨判斷能力不是太強,容易拿書中的“霸道”和“匪氣”當作“英雄業績”去模仿學習,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成了少年犯。
一、《水滸傳》是一部奇書(2)
① 清代劉鑾的《五石瓠》裡說:明末農民起義軍的張獻忠“日使人說《三國》、《水滸》諸書,凡埋伏攻襲皆效之”。
② 歷代朝廷和地方官署禁止出版、傳播、閱讀《水滸傳》的禁令極多,僅目前可查到的就有十幾件。原文見本書附錄。以下是摘要:1.據東北圖書館《明清內閣大庫史料》上冊記載,明崇禎十五年(1642)六月曾頒聖旨:“著令地方官,設法清察本內,嚴禁《滸傳》,勒石清地。”各地“大張榜文,凡坊間家藏《滸傳》並原版,盡令速行銷燬,不許隱匿”。2.《欽定吏部處分則例》卷三十:小說淫詞《水滸傳》,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