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金融危機深度解讀 > 第11部分

第11部分(第1/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穿越戀歌:上官與夏侯【HP】布萊克家族莫名其妙的異世界冒險英雄聯盟之玩家對戰強勢文化手冊特種兵張霄回村搞大事,被女學霸懂不懂ADCarry的含金量穿越王者:聊天室裡的英雄傳奇四合院之剝奪一切暗區突圍之黑金指揮官當原神照進現實家養輔助投餵指南[電競]殺神快跑,你物件玩狙的在平行世界的她們很幸福四大名捕破案系列!穿海:海上建堡壘,戰四海八荒火影之星落塵世CS2:變妹後站上世界之巔LOL,開掛的我,針對就有用?邊緣機械師

緊縮的貨幣政策刺破房地產泡沫

冷靜地想一想;任何一個單邊上揚的市場都是不可為繼的;格林斯潘一手推動了美國經濟尤其是美國房地產市場的繁榮,也親手刺破了這個經濟泡沫。到了2004年,在通貨膨脹明顯上升和房地產市場泡沫膨脹引起對經濟過熱的憂慮及超低利率負面影響增大等因素迫使下,美聯儲開始採用緊縮的貨幣政策,擠壓市場中過多的流動性。2004年6月30日決定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上調個百分點至,由此開始了美聯儲30多年來最為猛烈的升息過程。從2004年6月30日到2006年5月29日,美聯儲以相同幅度連續17次上調聯邦基金目標利率至,升息總幅度達425個基點,持續時間達到24個月,使聯邦基金目標利率達到2001年5月15日以來的最高水平。

金融危機解讀之二(10)

自格林斯潘1987年8月11日上任以來,美聯儲一共進行了4次加息週期,而此輪加息週期是最長的一次。從當時的情況來看,似乎這麼猛烈的緊縮政策是可取的。首先;通脹率在逐年攀升;2002年至2005年;美國通貨膨脹率從上升到;其次,美國經濟增長指標一切都還保持正常。自2004年6月30日美聯儲首次升息後的連續5個季度中,美國的實際GDP增長率分別為、、、、(以季度環比年率計算),對於美國這樣的發達經濟實體來說,已經是相當高的一個增長率了,並且可以看出,美國的實體經濟並沒有受到大幅加息的巨大沖擊,保持著增長的連貫性。再者,從美國的勞動力市場狀況的變化看,自美聯儲升息後,失業率並沒有受到緊縮政策的影響;當時的失業率逐步下降,新增就業人數持續增加,儘管各月新增就業人數的波動性較大,但尚未出現負增長的情形。2004年7至12月,新增就業人數累計達97萬人,較2003年同期多增萬人,2005年1至12月,新增就業人數累計達248萬人,較2004年同期多增加了1009萬人,2006年的新增就業人數累計也達250萬人左右。從當時的評論來看,美國經濟已基本接近“充分就業”水平,降息的政策並不會影響到就業水平。(資料來源:美國勞工部#unemployment。)

另外,此輪加息主要的針對物件——房地產市場依然維持在高位,美國有些區域的房價在2006年還在上漲,房地產市場的泡沫並沒有被猛烈的利率政策給刺破。

正因為有一系列經濟資料佐證,各方面人士在危機爆發前普遍認為緊縮貨幣政策是必要的,也是基本有效的。然而,大家忽略了貨幣政策的一大弊端——時滯性。所謂時滯性;是指從貨幣當局採取行動開始到政策目標產生影響需要一段時間。歷史資料顯示,在美聯儲收緊銀根6個月後美國經濟增長通常才會減速,但其通脹率卻要到一年後才會下降。美國17次加息的效果在當時並不會立即在經濟資料當中顯現,但是已經為即將到來的房價下降埋下了伏筆。

到了2006年下半年,緊縮的效果逐漸顯現出來,已經借款買房與消費的美國居民突然有一天發現,他們要還給銀行的利息變多了,尤其是對次級房貸者來說;提高的利率變得難以承受;意欲買房者發現房貸的利率已經不像自己想象的那麼低了,購買的念頭不是那麼強烈了;房地產商們發現住房的需求不是那麼旺盛了,一直向上飈的房價居然開始下降了。

接下來,可怕的事情發生了:房地產市場上,房價下降導致房地產企業的利潤收縮,房地產企業的利潤收縮導致一些企業還不上銀行的貸款;銀行意識到風險,更加收縮信貸,愈發不敢給需要錢的房地產企業融資;房地產企業的資金鍊斷裂,這逼得他們急於出售住房來獲得週轉資金,在這種情況下,房價進一步慘跌。

次貸市場上,作為次貸產品標的物的房地產價格下跌,次貸產品的收益來源沒有了,次貸產品除了貶值別無選擇;持有次貸產品的對沖基金、投資銀行本身沒有太多的資本金,它們的運作過分依賴信貸市場,在緊縮的貨幣政策下他們籌資也出現困難,次貸市場曾經的買方市場轉過來變成賣方市場,人人都想甩掉手中的“燙手山芋”,次貸產品進一步暴跌。這一系列惡性迴圈造就了這場恐怖的金融風暴。

金融危機解讀之二(11)

美聯儲貨幣政策之反思

縱觀這次金融危機,20世紀以來,美國的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經歷了由低利率造成的貨幣信貸擴張的流動性過剩到流動性萎縮的轉變。現在回過頭來再看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其在以下方

目錄
帶著遊戲闖異世往事不絕如縷家養小妖精常樂魯莽作者:骨谷安樂死拖延症的我嫁入豪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