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打瞌睡、休眠,趕快抽一支菸,喝一杯咖啡,又開始工作了。所以,要停止惡性迴圈,就要打破它,讓自己的身心得到解放和休息。 。 想看書來
二、生命墨菲定律(3)
下面這些一家之說,可能會對我們有所啟示:
“貧窮的富翁”:富翁可能是最窮的,窮人可能是最富的。一個老漁民在海邊打漁,但可能每天都在享受,一個富翁擁有大筆財富,但可能一輩子都在勞碌。西方有一個這樣的著名故事:一個哲學家在海邊看到一個漁人躺在那裡曬太陽睡大覺,就問他:“老人家,你為什麼這麼懶,不去多捕一點魚?”漁人就問:“捕那麼多魚乾什麼?”哲學家說:“你可以賺很多錢買一條大船啊。”漁人又問:“買了大船幹什麼?”哲學家說:“買了大船可以撈更多的魚啊”。“撈更多的魚乾什麼?”“撈更多的魚可以賺更多錢啊”。“那我賺那麼多錢幹什麼?”哲學家說:“到那時候你就可以好好享受了。”漁人大笑:“我現在已經在享受了。”
“為美容的毀容”:現在美容成為一種時尚,但是最終,很可能都會像麥克?傑克遜一樣。
“好事與壞報”:很多人會問做了好事為什麼會有壞報。其實好報可能是隱形的,如果出現了壞報,也並不是因為做了好事。
2。 生命六大難題論
A、生命三大陷阱:財富、功名、勤奮
我們的生存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可能就是中國社會目前的一個大問題:財富跟貧窮之間的差異。過去我們老是不懂“上無片瓦下無寸土”是什麼感覺,現在發覺寸土真的是非常難,寸土就是金。
我在給某銀行的VIP客戶講課時說,祝賀在座的各位,因為你們都是人中龍鳳,能夠成為某某銀行的VIP客戶。為什麼呢?因為在中國,90%的財富集中在10%的人的手中,其餘10%的財富則分散到90%的人手中,這是一種不公平的財富擁有狀況。我們的社會中有很多的不公平現象,在財富問題上表現得尤其分明,而且這一問題衍生出了其他的問題,比如說教育,也會因為我們現在這一代人的不公平,而帶來下一代的不公平:有些人的小孩很小就送到美國、英國,送到劍橋、哈佛去受教育,但與此同時,還有很多小孩正光著屁股在泥裡打滾。
財富是利,虛榮的需求是名。男人除了需要養家餬口、需要金錢之外,還需要有一個功名,也就是說,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名也是一個非常拖累人的東西,比如我想掛名一個私營企業協會的會長或副會長,那我就要捐出50萬,為這50萬我就要去奮鬥等等,這些繁瑣的問題會讓你總是處在一條惡性迴圈的鏈條中。
男人在功名、金錢和健康之間掙扎,所以,其實男人比女人更累。做女人挺好,做男人也挺好,做女人很累,做男人也很累。
B、生命三大變數:事業、情感、健康
生命有三大變數:事業、情感和健康。
先說事業。
成功的企業家當年為什麼會去辦企業?可能是朋友介紹;也可能剛好在某個特定的時候,被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觸動了等等。我有一個朋友,石油生意做得非常大,他是怎麼起家的呢?最初他是和另外一位朋友一起經營一間加油站,後來那個朋友不想做了,想去幹別的事情,無奈之下,他不得不接過加油站獨立經營。他運氣很好,接手加油站之後,油價就開始上漲,慢慢地他追加資金,收購了更多的加油站,後來發現沒有自己的油庫不行,就買油庫,不夠用就擴建,接著又買了油碼頭,仍然覺得不夠,於是又買了油田。就這樣,一個偶然的機會成就了一個富翁。
二、生命墨菲定律(4)
還有一個成功的因素是契機。比如說,當年深圳有個老太太,她好心把別人不要的股票都收下來,後來一下子就成了千萬富翁。
又比如饒宗頤先生。有人問他,別人一個領域都做不過來,為什麼唯獨他在十個領域中每個領域都可以獨稱大師?他想了半天說,可能因為我沒有讀過大學。對方就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沒有讀大學能夠成大師?他說,如果讀大學,我只有一個方向,因為沒有讀大學,所以我沒有方向;如果讀大學,我可能只學得會一種方法,因為沒有讀大學,所以我學會了十種方法。“沒有讀大學”成了饒宗頤先生獲得日後成就的一個契機。
我們再來談談情感。
現在很多家庭矛盾都是由於夫妻間的溝通不夠造成的。夫妻緣分是說不清的,但天下沒有絕對美滿的姻緣。我覺得這不是一個悲觀的說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